
孩子懒惰的毛病纯属是家长惯出来的,如果从小家长就要孩子劳动,现在孩子就不会这个样子了。尤其是现在已经养成懒惰的习惯了,家长要是再要求孩子勤劳,那是非常难的事情,如果加以教育,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叛逆。所以,家长不能对孩子太过宠溺,应该从小让孩子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孩子懒惰叛逆怎么办?
1、孩子沟通交心
平心静气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交流,分析他不好的行为,并清楚地列出这会带来的一系列后果,这样能帮助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你平静地指点不会让孩子成为你自己焦虑情绪的受害者。永远记住这是他自己的生活,归根结底,也只有他会承担自己叛逆行为的后果。
2、减少过分溺爱
告诉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现在的孩子都这么懒,主要原因就是父母过分溺爱,孩子的事情都是父母抢先一步去做,导致时间久了,孩子缺失了独立自主的行为能力,一遇到事情,就想着反正有我爸妈,这些事交给他们做就行了。
3、适当让孩子尝尝懒惰的后果
现在孩子的懒惰和家人的娇惯有直接关系,所以父母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孩子常常自食其果的滋味。比如,因为没有自己整理玩具,造成的玩具丢失、找不到;因为懒得自己整理书包,造成第二天上学遗漏了物品;因为早上赖床造成了上学迟到或没有早餐时间等等。让孩子亲身经历这些后果,才能提醒孩子,要自己提前做好这些事,否则遭殃的是自己。
4、培养良好的作息习惯
要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这样不仅让孩子生活的更加规律,而且对孩子的健康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非常大的好处。特别是上学以后,要给孩子留出适当运动和早餐的时间,只有良好的作息习惯,才能让孩子保持精力充沛,也不会因为“累”而变得越来越懒。
5、以身作则
如果我们真的希望我们的孩子改变懒惰的一面,那么我们最好树立一个榜样,我们必须为我们的孩子树立一个好榜样,例如我们做事时必须更加勤奋,最好超越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节省大量时间,对孩子们说:“看我提前完成了所有任务。剩下的时间是由我自己控制。我可以在手机上玩,打电话。游戏吃着美味的食物,你很懒,什么也得不到。”我们需要直觉地刺激孩子,以便他们逐渐摆脱他们的不良问题。
孩子懒惰叛逆的原因:
1、家长的溺爱
有的孩子懒得做体力劳动,有的则懒得去想,这也是父母溺爱所形成的。有的家长过分溺爱孩子,担心自己的孩子做体力劳动不好或本身忽视体力劳动,不让孩子有机会从事体力劳动;有的家长为孩子考虑太多,担心孩子过度用脑会影响成长,不让孩子有自己思考问题的机会。这样,孩子们就会慢慢变得懒惰,不想做任何事情。
2、家长越勤劳,孩子越懒惰
如果家长包办太多,孩子的自理能力就会越来越差。事事依着孩子,处处保护着孩子,把孩子放在家中的核心位置,种种做法,造成孩子四肢动作发展缓慢,独立生活能力差,处处依赖家长。一旦遇到困难或要求得不到满足时,他就会生气、大发脾气。家长越是勤快,什么事情都替孩子考虑得很周全,难免孩子会养成懒惰的坏习惯。
3、父母比较懒,也难养出勤快孩子
有的父母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快的行为习惯。“身教重于言教”,这样的家庭严重影响了孩子“勤快”习惯的形成和良好行为的发展,促使懒散现象的发生。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的行为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有些父母本身也存在着懒惰的坏习惯,孩子看在眼里,自然也会慢慢地被其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