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其实,对于小孩子来说,这都是最正常不过的了,每个孩子都会这样的。粗心是一种常见的现象,不只是孩子身上有这种毛病,许多成年人也避免不了。一般说来,粗心大意的毛病在孩子身上表现得特别明显。家长应多多追问孩子犯错误背后的理由,别让粗心的幌子掩盖了问题的真相,错失教育的良机。
粗心的孩子如何纠正?
一、首先做事集中注意力。
为了克服粗心大意的毛病,就要学会把注意力始终集中在所要完成的工作上。家长应该在儿学习时给他们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避免造成对孩子的干扰,使他们不能集中精力去学习。
二、不插手孩子的事情。
让孩子自己检查,看是有什么做错拉下的,避免养成孩子的依赖心理,锻炼其能力,克服马虎的毛病。
三、改善家庭环境。
创造一种有序的,固定的生活环境,物品放的整齐,从生活做起,从小事做起,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个性,能减少孩子的粗心。
四、力所能及承担家庭责任。
家长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扫地、洗碗、整理自己的玩具等)。做得好了,家长要给予表扬和鼓励;做得不好,应给予批评,让他重新做一次。
五、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
纠正孩子的粗心,是一件细致的、艰难的、经常反复的工作,需要家长高度的责任心和耐心,不可急躁。保持健康的心理,多给孩子细心的心理暗示。淡化他的粗心,然后在他偶尔不粗心的时候马上表扬他,强化他的细心,这样慢慢地他就会向着细心方向发展了。
粗心的孩子如何形成的?
一、可能是因为身体发育不足。
孩子处于成长阶段,在成长中所需要的能量大幅增加,营养没跟上大脑活动就容易能量不足。睡眠不足,大脑很难高效工作、精准判断,就会漏掉信息、混淆差别,会犯很简单的错误。
二、没有良好习惯。
习惯不够好,表现为条理性差、不利索。头天没准备好文具,到了课堂该写的时候找不到笔,找到笔了又不知做哪道题,听课、写作业就跟不上课堂的节奏,忙乱一团,怎么可能不出错呢?
三、不能安静而专注学习。
因为学习需要大脑的安静状态,情绪、专注力对智力活动有很大的影响。消极的情绪、不稳定的情绪、过于强烈的情绪都能干扰思考的逻辑性、缜密性和条理性。内心紧张的孩子、恐惧的孩子,不可能专注地思考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