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

匿名 2022-11-23 17:10 209次浏览

11岁,五年级,男孩,对我们是一点都不尊重,上回就因为我们没给他买想要的玩具,就对我们大打出手,还拿板凳扔我们,咋办呢?怎么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

精选回答

孩子不知道感恩,与他们在家庭中接受的教育有关。现在很多孩子是独生子女,家庭中很多人都围着这个孩子转,当一家人以孩子为核心,忙着为孩子服务的时候,孩子就觉得这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果家长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的话,一些孩子甚至会动手打父母,很多家长为此感到忧愁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怎么让孩子知道感恩父母?

一、让孩子理解家长的艰辛。

我们可以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于劳动,亲身感受大人工作的艰辛,也可以在家中开展“角色互换”活动,父母来当孩子,让孩子做一天爸爸或妈妈,体验其中的辛苦。

二、家长不要过度宠溺孩子。

父母爱子女是本性,但千万不要过度宠溺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家长有什么能力就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生活,不要将大人和孩子区别对待,一家人应在一起同甘共苦。此外,家长面对孩子的需求应先考量筛选,然后跟孩子说明可以要或不要的理由,尽量让孩子理解家长的想法。

三、教育孩子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父母可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鼓励孩子关心集体,培养孩子对集体、家庭的责任,进而在孩子心目中才有对社会、国家的责任。总之,让孩子懂得奉献,懂得关心别人,他才能学会感恩。

四、在孩子面前示弱。

如果我们总是将家里的事大包大揽,孩子就缺少提供帮助的机会。久而久之他习惯了接受,便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因此,家长要学着在孩子面前“示弱”,让孩子做一些能力范围内的事,这样才能使其学会感谢他人给予的帮助。

五、让孩子在对比中学会感恩。

父母可以带孩子到孤儿院或伤残医院参观,可以鼓励、组织孩子与贫困地区的孩子结对交友等,让孩子在对比中体会过去不懂、不在意因而也不会珍惜的东西,改变孩子的冷漠,从而引发其慈悲心、惜福心、感恩心。

六、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家长在教育中也要给孩子树立好榜样,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去看望家里的老人,让孩子从家长孝顺老人、照顾老人的行为中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此外,在平时的待人接物中,家长应适时对他人的付出表示感谢,同时自己乐于帮助他人,并且鼓励孩子也这样去做。

欣欣爱宝 2022-11-23 18:51

相似问题

  • 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办

    现在的社会不懂得感恩的孩子有很多,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家里的中心,一直扮演被爱的角色,以至于许多孩子认为让自己过上舒适的生活是父母的责任,是天经地义的,因此只知受惠,不知感恩;只知索取,不知奉献;很多家长为此感到忧心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办?

    一、不能只以孩为中心,放弃自我的成长。父母是孩子的榜样,积极进取的精神,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

    二、不要过度包办。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让孩子自主完成,亲身参与家务劳动,亲身体验父母的不容易,如:自己收拾房间,书桌,书包,衣柜,计划安排学习娱乐时间等,当然是在父母评估合乎情理之中。如果总是代替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久而久之,孩子就失去了在做事当中获取能力及自我价值感,想当然地享受父母提供的一切。

    三、爱孩子是无私的。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总会提条件或者抱怨,殊不知,说多了,孩子就认为父母的付出都是有条件的,将来孩子也会如此,感恩是自愿的,而非强制所为。

    四、不要一边做加法,一边做减法。如:一边帮孩子收拾床铺,一边指责漫骂孩子。如此,你所做的事,只会让孩子感觉到厌恶,丝毫没有留下温暖的记忆。

    五、及时给予孩子鼓励、赞扬,营造幸福感。孩子努力做的事情都要及时给予肯定,不要吝啬自己的语言,及时鼓励孩子会让内心更有勇气面对问题,也是心理能量的加持。

    六、培养孩子家国责任。家长可以在平日里鼓励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公益活动,让孩子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心灵的愉悦,他的感恩之心就会油然而生。

    孩子不知道感恩的危害有哪些?

    一、孩子会对父母不孝顺。

    所谓“百善孝为先”,但不懂感恩的孩子也许并不懂这个道理。他们意识不到父母的付出,也不会去孝顺父母;反而还对父母有着更苛刻的要求,如果无法得到满足他们就会翻脸。

    二、孩子会变得自私冷漠。

    不知道感恩的孩子,往往觉得别人对他的好都是应该的,难以产生回报他人的想法。他们在生活中不愿将自己的东西与他人分享,不会去热心帮助他人,当然也很难被他人喜欢。长此以往,孩子的个性只会变得越来越自私冷漠。

    三、生活会不容易幸福。

    懂得感恩的人更容易得到幸福,因为在他们眼里万物都各有各的温柔可爱,他们心中充满阳光和希望,总能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快乐。相反,不懂感恩的人很难收获这样的幸福。

    2022-11-23 18:12查看全文
  • 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教育

    感恩这个词语,指的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感恩之心是一种美好的心情,孩子不知道感恩,也就不会懂得父母的辛苦。

    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怎么教育?

    一、让孩子体会到生活的艰辛

    就是让孩子和家长一起劳动,让孩子明白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白来的,想要收获就必须有对应的付出才可以,体会到了辛苦也就会明白对于得到的东西需要有什么样的付出了。

    二、教孩子学会说谢谢

    让孩子学会对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情感谢,不一定是受到礼物才说谢谢,当别人对你的帮助,当受到了一句夸赞,都可以是谢谢。懂得感谢,就会懂得看到别人的付出。

    三、培养孩子懂得亲情

    家庭是教育的港湾,也是开端。在与孩子相处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感受到父母对于家庭的贡献。同时在孩子帮助家庭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孩子进行感谢。让孩子也感受到温暖和羁绊。

    孩子不知道感恩父母的原因?

    一、吃独食

    从小就让孩子吃独食,吃的喝的从来都不会和家人分享,如果孩子习惯了被给予,只知道索取不知道分享,就会很难成为一个有爱心的人。

    二、无条件的满足

    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无条件的满足,没有合理性,会让孩子觉得一切都来的太容易,也不会感受到父母的付出。

    三、不给孩子回报的空间

    孩子想要帮助父母做一些事情的时候,往往父母会说建议孩子将书读好,并不会想到这是孩子在用自己的方式对父母进行感恩。

    2022-09-23 11:31查看全文
  • 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教育

    父母辛苦养育孩子,为孩子付出,在给予孩子爱和呵护的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爱,能够感恩父母。但是,现在很多孩子比较自我,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让父母觉得这样的孩子只知道享受爱而不懂得付出爱。想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只有经历过社会中的苦,孩子才能体会到家长的不容易。

    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教育?

    一、让孩子独立做自己的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但不是全权包揽孩子所有的大小事宜。家长应该放权让孩子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承担自己该担的责任,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只偶尔在孩子需要时帮助孩子,孩子心里将怀有感激之情;即使家长没有去帮孩子做,孩子也认为这是正常的,因为本来就应该是自己的事。

    二、为孩子做出表率。

    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才能让他懂得感恩。孩子的眼睛就像是照相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会被他看到眼里、记在心理,并且付之行动。因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以身作则,不仅自己常怀感恩之心,还要引导和感染孩子学会感恩。尤其是在接受他人的帮助时,要不吝于表达感谢。

    三、让孩子知道父母并没有想要孩子回报。

    父母们常常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父母付出得多,其实恰恰相反,这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孩子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真心的,孩子会以“形式对形式”来感恩。

    四、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父母要让孩子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为了让孩子懂得主动尊敬他人,感恩大家,父母可以从“谢谢、晚安”开始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

    五、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应得的。孩子向父母亲提出要求的时候,父母应该考虑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的话,一定要坚定拒绝并告诉孩子理由,让孩子明白得来一切并不容易。

    六、抓任契机教孩子感恩。

    家长可以利用节日或特殊日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比如,在过节时教育孩子真诚接受并感谢长辈亲属送的礼物,将其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馈赠。教师节时,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祝愿。到父亲节、母亲节时等表达感谢及爱意。如果父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教育契机,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识恩、知恩,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2022-11-23 18:24查看全文
  • 怎样教育孩子感恩父母

    如今,大部分家庭当中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人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难免会让孩子变得自私霸道。他们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习惯了索取,却从不给予,也很难体谅父母的辛苦,不懂得感恩,长大也很可能不孝顺父母。因此想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很难体谅别人的。

    怎样教育孩子感恩父母?

    1、不要做付出型父母。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保护和付出太多了,太喜欢保护好孩子了。想过吗?你可能在剥夺孩子的成长的。孩子真的需要自己去经历风雨,他们才能真正地知道保护的意义。他一旦习惯了有人保护他,他就把这个习惯当成了理所应得。没有人会为了一个理所应得的事情感动。

    2、父母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有困难的时候,谁曾伸出援手来帮助了我们,可以常常跟孩子念叨念叨。如果帮助我们的人他现在也有困难,我们一定要帮他,因为做人要懂得感恩。你是怎么做的,孩子全都看在眼里,你的行为也会是她的行为。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如果父母总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插手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父母学着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去吃苦就是让他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4、请不要有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这在很多家庭都出现,很多家庭是不平等的。最好吃的一定是给孩子吃,父母只能吃差一些的东西。这样做孩子就容易感受到,好吃的就是我的,坏的东西就是你们的。你们只能这样被对待,因为我从小看到的就是这样,长大后,这个意识根深蒂固。这份寒心,家长只能自己默默忍受,因为你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5、合理的锻炼孩子。

    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去咖啡店、炸鸡店做服务员,当然很多孩子是不愿意去的,父母要掌握一定的话术说服孩子去,只有让孩子付出劳动,他才能理解每日的衣食住行,父母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换来。

    孩子不感恩父母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不孝敬长辈。

    有些父母本就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没有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孩子自然也不会知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2、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关爱。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呵护和教育的结果,但是有的父母可能由于工作比较忙,或者是因为不得已的缘故,没有时间自己亲自带孩子,给予孩子的关爱很有限,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孩子长大之后会记起自己幼年的时候缺少关爱的情形,所以可能会对父母产生一定的怨恨。

    3、家长包办。

    在中国有很多家庭都是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然后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孩子就认为家长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就不会去感恩,他们也就不懂得感恩。

    2022-11-22 19:08查看全文
  • 孩子太自私不知道感恩怎么办

    父母的教育和营造的氛围,就是孩子世界观形成的起点。当父母日复一日地暗示孩子,你就像太阳,所有的爱都是围绕你一个人。就等同于和孩子宣告,你不需要给予给任何人关爱,只要接受就好。这样长大的孩子,只知道苛责别人,却根本不懂得关心和体谅为何物。用爱给孩子装得太满时,就没有了体谅他人的余地。

    孩子太自私不知道感恩怎么办?

    一、锻炼。

    从小事开始,让孩子懂得爱。不需要给孩子特殊对待,不需要额外照顾,从小事开始,让孩子体会到你的付出与辛劳。否则,当父母和身边人的付出,被视作理所应当时,自私自利的怪物就会在孩子体内萌生。

    二、反馈。

    孩子对你有爱的表达时,要有正面回应。孩子的爱意得不到回应时,他就会彻底关上心门,他就可能会渐渐忘了体贴别人的方法。自然而平静地接受孩子的爱意,孩子只有在付出中感知辛苦,在汗水中学会理解时,才会真正长大。

    三、身教。

    父母做榜样,让孩子心里有他人。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温度的,太热太冷都不行。过度热忱、不求回报的爱,会灼伤孩子的懂得体谅和感恩的心。别让我们苦心培养的孩子,变成只知道爱自己的利己主义者。告诉孩子,爱从来不是一条单行线。

    四、分享。

    锻炼孩子的分享意识,比如吃橘子,先给爷爷、奶奶,再给姑姑、爸爸、妈妈,最后才是自己,这样让孩子有一个家庭观念,做什么事情不仅仅考虑到自己,而是整个家庭。

    五、挫折。

    没有经历过挫折的孩子,很容易养成自私的性格,碰到不如意容易采取极端行为。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要对孩子进行适当的挫折训练,不要事事都依从孩子,而是让孩子学会经受打击。

    六、立矩。

    规则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却蕴含着很多的道理,对孩子的成长有很大的意义。有规则家庭,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是必须让孩子有很明确的概念。

    2022-11-03 23:08查看全文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