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卑感属于性格上的一个缺陷。自卑感过强的人往往对自己能力和品质作出偏低的评价。同时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伴有害羞、不安、胆怯、失望、忧伤等特殊情绪体验。有自卑心理的人对自己的力量估计不足,缺乏自信心和进取心。觉得自己这也不行,哪也不行,处处不如别人,在机会和挑战面前退缩,胆怯又错失良机,很多家长为此感到忧心又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如何教育自卑的孩子?
1、多鼓励,少嘲讽。
孩子的内心是非常脆弱的,要让他们一点都不在意别人的看法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就要多多地给孩子一些鼓励。就算孩子偶尔没有达到要求,家长也不要在他面前冷嘲热讽,更不要把他和别人家的孩子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他最亲近的人。如果连父母都不能给他信任和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自然会深受打击。
2、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
自卑的孩子总会感觉自己说话没有分量,自己的意见没有别人听,所以当孩子面对选择的时候,我们要让他们自己做决定,我们要引导他们,要让他们觉得他们的意见是被人所尊重的。他们的意见会受到别人的肯定,所以他们在做选择的时候,不用怕,可以大胆的做。这样也可以让他们更有自信。
3、减少比较。
自卑的孩子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怕和别人比较,因为他们本身就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够优秀,这时候如果我们拿他们和别人比较的话,他们就会更对自己也感到失望。虽说我们千万不能把自卑的孩子和别人进行比较,不要挫败他们,要让他们变得有信心。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4、多陪伴孩子。
很多孩子缺乏父母的关爱,在特别需要人支持的时候没有人在后面给予必要帮助,于是孩子渐渐就养成了被动的行为,做什么事情都不敢上前。家长平时要多陪伴孩子,在孩子背后给予必要的支持,让孩子可以放心大胆去尝试。
5、挖掘孩子特长。
家里有条件的父母,可以利用生活中去发现孩子的爱好及特长,给自卑的孩子培养一项特长,是提升自信的好办法。比如孩子善于画画、善于跳舞等等。
6、加强体育锻炼。
体育运动既能使孩子身心发展更加平衡,促进孩子身体发育,使身体更加强壮;也有利于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语言能力,使孩子更有勇气、更敢于挑战自己,也更自信。
孩子自卑的危害有哪些?
一、适应力差。
自卑感强烈的人,心理脆弱,经受不起挫折,适应力差,性格抑郁沉闷,遇事往往自愧无能、自叹不如,老是不相信自己的能力、知识、经验和才干,办事或者胆怯畏惧或者稍遇困难挫折就打退堂鼓、缺少毅力。
二、易产生“晕轮效应”。
即以偏概全、以点概面,只看到自己的不足,而忽视了自己的优点,这样就形成消极的自我评价的恶性循环;表面上,他们常贬低别人,排挤别人以减缓自己的内心压力,从而造成人际关系的不和谐。
三、失去生活的希望。
这种情况是最糟糕的,当孩子内心自卑到极点,他们内心就会产生自己一无是处的消极情感,在这种悲观心态的驱动下,可能做出一些伤害自己的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