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信心对孩子来说是很重要的,自信的孩子敢于挑战生活中的各种挫折,他们勇于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在生活中取得成功。孩子缺乏自信心,不但会影响当下的学习,也有可能影响未来的一生,因此家长要及时做好引导。
怎样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一、对孩子适当地放手。
父母对孩子要懂得放手,懂得进退,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长大。如果父母对孩子大包大揽,过度保护孩子,则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这等于是在剥夺孩子成长的机会,使孩子丧失了独立和主见。父母对孩子适当地放手,能让孩子走得更远,跑得更快,也能让孩子有更强大的自信心。
二、高度信任孩子。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感,是孩子对掌控未来生活的信心来源。这种信任感,会使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去解决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随着问题被解决,孩子的自信心就会越发地增强。
三、培养才艺。
“腹有诗书气自华”,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文学、艺术等兴趣爱好,培养其特长,多才多艺会让孩子内心充实,信心自然跟着来。
四、孩子的优点需要得到及时的肯定。
每个人都不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否定,孩子也不例外,每个孩子的成长非常需要家长的肯定或表扬,这种肯定可以是一个拥抱、一个眼神,都足以。相比那些习惯对孩子抱怨的父母,总是打着对孩子好的借口来打击、否定孩子,不仅达不到锻炼孩子抵抗力的作用,反而会让孩子变得胆小怕事,唯唯诺诺,变得自卑感满满。
五、多带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
很多孩子之所以过于缺乏自信,是因为他们太孤独,缺乏与外界的交流。因此,要想改变这种状态,家长就必须让孩子尝试多与外界交流。经常带孩子接触外面的新鲜事物,可以帮助孩子在潜意识里养成主动与人交流的习惯。当他养成这个习惯后,放在陌生的环境中,他会主动与人交流。
六、满足孩子的安全感。
想要让孩子自信,条件之一就是要满足孩子的安全感。一个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也就无从谈起自信心的构建。这种安全感更多的是来自父母从小对孩子的关心、理解和支持。此外,父母不给孩子贴标签、不苛求孩子完美、不打骂孩子等都满足孩子的安全感,让孩子始终知道自己被父母的爱所包裹。
七、允许孩子去尝试。
我们不要害怕孩子尝试,尽管在尝试中很有可能出错,但“尝试、错误、再尝试”是孩子成长中最为正常的反复,也是孩子成长中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如果我们因为害怕孩子失败而不允许尝试,那么他以后就会越来越紧张,越来越对自己不自信,慢慢地就丧失了前进的动力。
八、给孩子帮助他人的机会。
当孩子感受到自己对别人而言是有价值的,他会更有自信。你可以让孩子承担一部分家务,让他体会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他也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亲身体会想要获得成功需要付出努力。那么将来,在需要他付出努力的事情上,他会更有信心完成任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