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今独生子女多,父母的悉心照顾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替孩子包办的事情过多,对孩子的正常活动限制过多等。这些过分“担心”的心理,不可避免地通过言行举止显露出来,对孩子起到暗示作用,时间一长,孩子就变得胆小起来。胆小对孩子的危害是很大的,这样的孩子在学校、社会上会遇到很多困难和压力,因此家长要及时做好引导,帮助孩子改善胆小的性格。
小孩胆小怎么锻炼胆量?
一、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
不管怎么样,都要让孩子明白家长会无条件地爱他、保护他。就算孩子因为胆小没和长辈打招呼,我们也不能流露出对孩子失望的神情。有的孩子胆小只是暂时的,但是父母总会在这个问题上批评他,还总给孩子贴上胆小害羞的标签,这样不但不能帮助改正,反而会强化孩子自己胆小的事情。
二、对孩子进行正确引导。
孩子年龄小,心智不成熟,经常犯错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当孩子犯错时,家长不要大声责骂,这样只会让孩子变得恐惧,不知所措,变得更加胆小。因此,家长要耐心地引导孩子,帮助孩子分析错误的原因,教导孩子如何去改正不去再犯,而不是用责骂的方式让孩子不犯错。
三、带孩子参加一些冒险活动。
孩子胆小害怕有所畏惧,这就需要家长们来培养孩子的勇气,可以带孩子去参加一些冒险的活动或游戏。比如说带孩子到儿童公园玩,爬一爬山上的小路或者是做一些孩子没有尝试过的游乐设施,可以尝试一下蹦蹦床、荡秋千、旋转木马等等。需要注意的是,家长让孩子参加冒险的活动时,前提要让孩子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千万不要强迫胆小的孩子去做,否则非但不能培养孩子的勇气,反而有可能使孩子更加的胆小。
四、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
如果父母不让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总是溺爱孩子,就会压制孩子的自主能力的发展,使得孩子不相信自己的能力,形成胆怯的心理。所以家长不要管孩子太多的事情,该让孩子面对的事,就让他们面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处事方法,孩子也是如此,大胆的让孩子磨练性格、摸索原则,远比我们插手要好得多。
五、降低要求。
父母要学会循序渐进的让孩子克服心里的恐惧。父母在听孩子描述他心中很害怕的事情时,这其实正是父母消除孩子心中畏惧心理的最好时机。在这时,孩子能够向你坦诚自己心里的恐惧,父母此时也能够更好的向孩子解释,让孩子认识到这件事情的本质,然后渐渐消除心里的恐惧。
六、给孩子充分的安全感。
父母的回应以及亲人的抚摸,都能让孩子感到满满的爱,带来安全感。这种安全感会让孩子感到快乐和自信。父母可以在孩子有需要的时候帮助他,这个时候孩子获得了确定性,即使当他有困难或需要时,确定父母能够帮助他,进而建立安全感。
七、创造自由的家庭环境。
和孩子多沟通,制造出一个能自由言论的和谐家庭欢迎,让孩子敢于说出自己的想法。孩子表达害羞也没关系,父母多鼓励的方式来认同孩子的表现,让孩子知道说错也没关系,从而一点点改变自己的胆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