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的自信心和胆量不是一次表扬就可以培养出来的,所以,还是需要和孩子相处最多,最了解孩子的家长去引导和锻炼。家长要用自己的爱来强化孩子的自信,多鼓励孩子勇敢面对一切,因为你永远都在孩子身后,给予孩子自信和勇敢的力量。
怎样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胆量?
1、给予孩子爱和足够安全感
父母要善于表达自己对孩子的爱,在节日里给孩子准备小礼物,让孩子感受节日的仪式感,感受到家的温馨和来自父母的爱。遇到孩子有过失犯错的时候,父母要正面引导和帮助孩子,给孩子足够的信任,和孩子一起面对,一起解决问题,从而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
2、要对孩子适当地放手
有很多家长不许孩子做这个,不许孩子做那个,长时间这样下去,孩子就真的什么也不敢做,什么也不会做了。在孩子表达出想要做某件事的意愿时,只要没有太大的危险,家长都应该放手地让孩子去做,如果实在是不放心,家长可以在旁边看着他,但是千万不要阻止他去自己做事情。
3、鼓励孩子多运动
研究表明,爱运动的孩子性格更加积极阳光、活泼开朗。如果孩子性格偏内向,喜欢宅在家里,父母不妨鼓励孩子多去户外参与体育运动。例如,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坚持晨跑,饭后散步、跳绳,每周打两次羽毛球,游泳健身等,增强体质的同时,还能够培养良好的性格。
4、鼓励孩子多参加群体活动
在群体活动中,孩子能和其他小朋友更好地交流,有利于孩子交际能力的提升,也能增加孩子的自信心,锻炼孩子的胆量。
5、帮助孩子树立目标
家长根据孩子自身的情况,扬长避短,帮助孩子树立人生的目标和方向,并引导和培养孩子为之努力。孩子经过努力取得成功后,自信心自然会越来越强。以后,在遇到困难时,也不会缩手缩脚的了。
孩子缺乏自信心和胆量的原因:
1、不经常对孩子进行鼓励
对于孩子来说,父母的夸赞和鼓励是孩子最大的动力。因为在孩子看来,父母如果经常对自己表现出夸奖,那就表明父母是爱自己的。而如果经常对孩子表现出批评和不认可,那就是对自己很厌烦。在中国,很多家长都不会主动的对孩子进行夸奖,即使孩子做出一些成绩,家长也会怕孩子产生骄傲自满的情绪,也不会对孩子大加赞赏。其实这样很不好,长此下去,孩子会觉得连父母都不认可自己,就会失去自信,陷入焦虑当中,对自己产生否定。
2、家长保护太多
家长对宝宝保护太多是让孩子胆小的主要原因。如今,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全家人可都是呵护备至,无论是在生活细节中还是学习过程中,一些本该让孩子自己解决的问题家长都会代劳,就连每天上学父母都给孩子背书包;家长还会给孩子灌输一些过分的安全意识,比如不要和陌生人吃饭,使得孩子觉得只有在家呆在父母身边才是最安全。
3、孩子安全感不足的问题
孩子的胆小懦弱、不自信心等表现存在安全感不足的问题,幼儿时期安全感不足来源于没有度过好的陪伴期,如果在婴幼儿时期,母亲不在孩子身边陪伴,就会导致孩子安全感的缺失,孩子会出现内向、胆怯、不自信等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