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我们身边,不少家长朋友都有反映自己的孩子比较胆小、怕事,而且在这其中,男孩子占的比例比较大,因为胆小,怯场,使孩子失去了许多展现自己、锻炼自己的机会。
如何解决孩子胆小的问题?
一、给孩子创造更多的外出机会,更多和别人交流的机会。很多胆小的孩子都是由老人带,或者父母工作太忙,经常让孩子待在家里而很少出去。只有多和他们交流,才能慢慢克服自身的害羞和胆小。
二、对于孩子不要过多苛求并给予更多的鼓励。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犯错是家常便饭,如果对于孩子的错误指责过于严厉,孩子便会开始怀疑自己,害怕自己犯错误。为了避免犯错,就尽可能做得越少越好,说得越少越好,于是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
三、多陪孩子,尤其是父亲。母亲在教育的时候,会比较容易按照自己女性的原则标准,要求孩子顺从听话。相对母亲来说,父亲更加外向、勇敢、果断。爸爸带着孩子玩耍的内容一般也更加能锻炼孩子的胆量。如果说妈妈像月亮,那么爸爸就像太阳。一个孩子很难沐浴着月光长成一个阳光少年,他必须吸收来自爸爸的太阳光辉,才能形成开朗的心态。
四、爸爸妈妈可以先考虑下自己的家庭教育是否太过严厉,是不是孩子难以承受这么大的压力。爸爸妈妈要知道的是,如果家庭氛围很紧张的话,孩子就难以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什么事情都不说出来,一直憋在心里,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
五、对于特别怕生的孩子,还可以利用孩子的兴趣,来增加它的现有社交,比如孩子对搭积木比较有兴趣的时候,就可以帮他邀请一些小朋友一起来玩,这样让孩子感受到合作的乐趣后,慢慢的也会改善怕生的问题。
孩子胆小有什么原因?
一、有时候父母说话的语气过重也会致使孩子受到惊吓,教育孩子语气要平和不是没有道理的。
二、家长给予的保护越细致,越是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心理,结果就是一旦离开大人就会无所适从,感到害怕。这样的孩子怎么能够独当一面地去成才发展?
三、家庭成员比较喜欢宅在家里,导致家庭社交模式相对窄化,接触到了人也相对较少,孩子也因此在社会特性上更容易遗传家族的行为模式。
四、有些家长总想让孩子呆在家里写作业,不允许外出游玩、和小伙伴玩耍,长时间不接触外界事物的孩子性格比较孤僻,胆小,不爱与他人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