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很多人在小时候就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势,遇到什么事情都会勇敢面对。不过,反过来现在也有很多小孩,从性格软弱,见人就往家长身后躲,在学校也是经常被人欺负。不论自己怎么教,孩子依然胆小怯懦,不敢主动交际。其实,想要改善孩子胆小的性格很简单,掌握正确的方法就好。
小孩胆小怎么办?
一、放手磨炼孩子。
要敢于放手让孩子在生活的海洋中得到磨炼。有的家长总是把孩子当成小孩子,或怕其经不起摔打,动不动就说:“你不行”,“你还小”。家长的包办代替会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一旦离开父母便神色慌张,不知所措。适度的挫折与磨难,对孩子的成长来说,是不可或缺的财富。家长千万不要轻易地将之剥夺,而应该放手让孩子自由玩耍,孩子尤其爱玩沙子、玩泥巴,家长应努力不去干涉他怎么玩。
二、多鼓励孩子。
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和表扬。胆怯的孩子更需要,他们本身就自责,缺乏勇气,在做某件事之前,预见的是自己不行。如果这时给他一些鼓励,增加他的勇气,他会把事情办得很好。小时候,我们都期盼着大人的一句夸赞,那句夸赞就会让自己更有动力,相信孩子都是一样的,所以父母一定要多鼓励孩子,无论孩子胆小与否。
三、陪伴孩子一起玩耍。
如果你的孩子胆小怕生,那么你就更应该多陪伴孩子,比如,和孩子玩耍就是一个很好的陪伴孩子的方法,父母平时多陪孩子玩耍不仅可以增加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还会增加孩子的胆量,使得孩子变得外向开朗,胆子也会越来越大,除此之外,在孩子小时候父母多陪伴孩子还会增强孩子自信心,增进孩子与父母的感情。
四、树立正面榜样。
家长可以多给孩子读一些英雄故事,或者是陪孩子看一些反映英雄题材的影片。多让孩子看英雄故事,可以让正面的英雄形象扎根孩子脑海中,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
五、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孩子胆小怕事,很可能是缺乏安全感。他感觉周围的一切对他都有敌意,所以在孩子小小的脑瓜里才会一直想着躲避。在孩子有了足够的安全感之后,他们会知道自己是安全的,周围的事物也没有太恐怖。当孩子放下了心理戒备,再做起事就会更胆大自信。
六、创设舒适感,营造温馨氛围。
家长要注意给孩子创设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可以开心生活在家庭环境中,觉得舒适快乐的感觉。家长即便是吵架,也要注意避开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争吵到不收拾的地步,这样,孩子容易觉得是自己的因素造成的,从容带来心理伤害,产生恐惧感。
小孩胆小的危害有哪些?
一、容易随大流,没有主见。
如果一个孩子特别胆小导致长时间没有发表过自己的意见,那么在他们遇到被其他人征求意见的事情时就会变得非常恐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仍然不敢表现出自己的想法,所以大部分情况就会随大流,变得没有主见。这种情况对于一个人在团体当中所发挥出来的作用影响是非常大的,最终也会导致在团体当中被边缘化,不被其他成员所重视。
二、影响孩子社交。
每一个人都特别喜欢和有趣的人交朋友,但是如果一个孩子的性格特别木讷胆小就会导致他们在其他人眼中是特别无聊的人,同时他们也不敢主动和其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在这种情况下就会导致没有人愿意和他做朋友,对于孩子的正常交际影响非常大,甚至还会导致孩子在年龄比较小的时候就变得非常孤僻,长大了也很难融入到社会团体当中。
三、容易被老师忽视。
由于孩子胆子特别小的原因所以他们在课堂上面也是不敢表现自己的,总是把自己的想法藏在自己内心里面,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会导致孩子特别容易被老师所忽视。甚至等到一个学期结束之后老师对于自己的孩子都没有什么特别了解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对于孩子的教育自然也就会变得比较差,所以对于孩子未来的成长是非常不利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