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害怕孩子胆小,急切想要改变孩子的想法和做法,在很多时候可能会让孩子的胆小变得更严重,尤其在家长不了解孩子害怕原因的时候。因此想要解决孩子胆小的问题,家长首先要和孩子取得良好的沟通,多倾听孩子的想法,要找到孩子胆小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孩子胆小的原因有哪些?
一、生活圈子小,没有接触外面的世界。
有一些孩子其实他是有自信的,很多时候也能胜任一个责任,但是由于孩子内心自卑,缺乏眼见,总担心自己说错、做错,从而不敢与人交流。平时接触的人都是固定的,在遇到新人,孩子就属于那种腼腆型的。这种心理还有可能延至到长大成人,也就是我们说的社恐的一类人,不善与人交流,不敢在陌生场合表达自己,这都是从小的胆小、懦弱心理发展来的。
二、父母的过度保护。
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祖宗”,都怕孩子磕着、碰着,现在的家长也都会给孩子过多的保护。父母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孩子已经习惯了被人保护的感觉。做的任何事都是在极度安全的情况,孩子很少有自己去尝试的机会,故而遇到陌生的人和事,就会从心底产生抗拒。
三、经常恐吓。
很多父母在孩子淘气不听话时,就常用恐吓的方式,说这个会伤害你,那个会买了你之类的,久而久之,孩子心理就会留下阴影,失去安全感,从而胆小。
孩子胆小怎么引导?
1、创造条件,扩大孩子的接触范围。
对于生性胆小的孩子,家长应该有意识地扩大孩子和社会的接触范围。比如,当孩子不敢找别的小朋友玩时,家长可以先带他在旁边看别的小朋友玩,培养孩子的情绪。当孩子的情绪被感染时,家长可以请别的小朋友来邀请自家孩子一起玩。经历几次后,家长可以引导、鼓励孩子主动邀请小朋友玩。让孩子多跟他人接触、沟通交流,有助于让他的性格更加外向,胆量也更足。
2、不要当众指责孩子。
当孩子不肯叫人时,有家长会当着客人的面强迫孩子叫,甚至当着客人的面直接指责孩子胆小、不会叫人。这种做法是不恰当的。当众指责孩子,只会增加孩子的自卑和挫败感,使孩子变得更加胆怯和退缩。家长可以等客人走后,再耐心地去引导和鼓励孩子,教孩子怎么给人打招呼。
3、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
如果孩子胆子太小,父母就应该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这样可以慢慢改变孩子胆小的状况,通常来说,孩子胆子小与很多因素有关,比如父母关系不和,经常吵架或是父母经常不在家等,这些情况都会使得孩子没有安全感,所以父母平日里要多给孩子营造比较温馨的家庭环境,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不要恐吓孩子,在有空的时候多多陪伴孩子,平日里要多和孩子接触,尽量多营造给孩子安全的感觉,久而久之,就可以缓解孩子胆小怕事的状况。
4、通过游戏培养孩子的表现力。
喜欢游戏是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喜欢融入到游戏的情境中。家长可以以游戏的口吻和宝宝在家里多做互动,先让孩子在家表演,一步一步培养自信。让孩子在爸爸妈妈面前表演,孩子不容易羞怯。表演的内容可以是孩子熟悉的一切题材,如一段儿歌、一段对话、一段舞蹈等。孩子表演完,家长要加以表扬鼓励,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5、学会放手。
敢于放手,让孩子从生活的小事开始磨砺自己。有的家长动不动就说,孩子还小,啥事都不让孩子自己干。这样反而会让胆怯的孩子更加胆怯,养成孩子胆小怕事的性格,缺乏独立精神和应变能力。
6、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赞赏。
孩子胆小实质上就是不够自信的表现,那么,家长就不要过分溺爱娇宠,要在孩子身上多发现“闪光点”,适当用语言、动作、奖励等形式给予及时表扬赞赏;还可以多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集体表演合唱、跳舞等团体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会一下子让孩子肩负过重的心理“负担”的感觉,容易接受,从而不断克服胆小的心理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