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性格懦弱是很多家长的心头病,这样的孩子自信心缺失,不敢表达,总是处于一种很压抑的状态,适应能力差,而且孩子过于谨慎,安全感不足。这些都会对孩子的生活,学习,以及未来的工作造成非常大的负面影响。其实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是由很多方面造成的,有内在原因也有外在因素。家长不要过于着急,提前疏导和纠正,孩子的性格懦弱问题是可以解决的。
孩子性格软弱是怎么造成的?
1、教育以恐吓为主
孩子对这个世界永远是充满好奇的。他们会进行各种探索性的行为,会问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这个时候,家长如何智慧的对待孩子的各种胡作非为、乱发脾气就非常的重要了。如果孩子一出状况就恐吓,一提问就否定,一探索就拒绝,那么孩子自然会认为自己在这个世界上是无能为力的,面对挑战当然也就是胆怯的了。
2、家长过度保护孩子
从婴儿期开始,便会得到家长的精心照料,但是随着开始学习说话到走路时,便会开始探索周围的世界。如果家长不清楚过度保护的危害性,就很容易剥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不断探索周围世界的机会,一旦家长不在身边,就会让孩子内心非常恐惧,结果就养成对大人过度心理依赖感,从而变得胆小和性格懦弱。
3、不尊重孩子
有些家长从来不站在孩子的立场考虑,不懂得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总觉得孩子的做法是不对的,孩子长期生活在消极否定的环境中,很难成长为一个勇于表达的人,在他们的世界里,是没有被尊重的感觉,他们如果受到一点尊重,就会受宠若惊。所以就很容易形成孩子软弱的性格。
4、不给孩子独立做事的机会
有些孩子从小懂事乖巧,家长说做什么他都很听话,什么都按照家长的意思来。但孩子的性格却越来越胆小软弱,自己拿不定主意,事事依赖父母。家长要注意了,如果从小剥夺了孩子独立思考、独立做事的权力,他们只会渐渐失去了判断跟行动的能力,变得胆小软弱。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1、鼓励孩子的探索
平时家长要创造条件,让孩子去实践。可以从简单、安全的尝试开始,支持孩子独立解决问题,当面临挫折时鼓励孩子多尝试,慢慢的孩子的胆量会越来越大的。
2、让孩子大胆地说话
家长应该戒急戒躁,不能当面打骂、责备,逼迫孩子说话。家长也可以邀请一些同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一起参与集体活动,这时家长在一旁引导或干脆回避,让他们有一个自由的无拘束的语言空间。如果条件允许,家长还可以经常带孩子到一些视野、空间开旷的地带,鼓励孩子放声宣泄。
3、教会孩子宣泄不良情绪
性格软弱的孩子通常是被欺负的对象,可能由于害怕遭到打击报复、孤立冷落,孩子通常选择默默忍受,这不利于心理的健康,甚至导致精神疾病躯体化。要改善孩子的性格,必须处理好他们压抑的负面情绪。家长可以鼓励孩子讲出被欺负的经历,发泄出内心的愤怒,同时家长耐心疏导,在修复内心的创伤后,才能塑造坚强而健康的性格。
4、告诉孩子要敢于反击
不要从小给孩子灌输逃避的思想,家长应当为孩子树立正确的观念,告诉孩子咱们不要在外面惹事生非,但如果被欺负要懂得及时地反击,保护自己,不要一味地默默承受欺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