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个人都会有自卑感,即使他成功了,他也会存在自卑,正是因为各种低自尊,他们才有动力去取得这样的成功。适度自卑可以促使孩子获得成功,但是过度自卑会危害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家长要及时做好引导。
孩子自卑的表现?
一、封闭自我。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特别是刚上小学的孩子,更喜欢热闹。所以,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偶遇另一个孩子,两个人很快就变得难舍难分。但缺少自我认同的人,往往会害怕别人的评价,但人与人的接触一定会产生各种评价。所以,为了避免别人的不接纳、不喜欢对自己的伤害,他们索性会选择封闭自己。所以,孩子内向不合群,并不是性格使然,而是自卑感限制了他迈进朋友圈的不乏。
二、过分敏感。
每个孩子都是希望被关注的,但自卑的孩子并不能幸福的享受大家的关注。因为他们对自己没有信息,所以心中总是在想:他和别人说话是不是在讨论我?他们是不是在笑话我,我是不是哪里没做好?
三、家里横外面怂。
有些孩子在家里胆子很大,甚至是小霸王、小公主的类型。但是一出家门就像变了个人一样,变得唯唯诺诺,不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玩的话也是一副让人欺负的模样。总之,内外差别很大。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这些孩子缺乏安全感,内心其实是自卑的。
四、漠不关心。
为了减少自我否定的痛苦,有的孩子会进行话题转移。当遇到一个自己没有把握的事情时,他会用“我不要”来代替“我不行”,这样他就可以在心理给自己留一个可以强大的空间:我得不到是因为我不喜欢,如果我做了我就能得到了。这就是我们前面提到的孩子不积极的原因。
孩子自卑怎么办?
一、帮助孩子找出原因。
试图识别出让孩子产生自卑感的确切原因是什么。如果孩子的体重比其他孩子重的话,帮助孩子减肥。如果孩子的学习成绩不太好的话,就要帮助孩子提升知识技能。不管是什么原因让孩子产生的自卑感,都要尽全力帮助孩子克服困难。
二、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及时予以鼓励。
每个孩子都有一定的长处,也都有他的短处。作为家长,在生活当中要注意并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点滴的进步,并不时失机地给予肯定和表扬。这样会增强孩子取得更大更好成绩的信心。
三、引导和帮助孩子制订可望而又可及的目标。
家长相信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有了信心及孩子有了自信心,不等于孩子就很快可以缩小与别人的差距,很快就可以克服自己的缺点与弱点,或者从失败转变为成功。须知,孩子要从自卑转变为真正的自信,要克服自己的缺点和弱点,要缩短与别人的差距并最后赶上和超过别人,需要一个艰苦努力的过程,需要把赶上和超过别人的总目标化解为一个一个的小目标。
四、帮助孩子提升适应能力。
自卑的孩子往往适应能力是比较弱的,他们的潜意识里总是会否定、怀疑自己的能力,从而阻止他们独自面对生活。所以,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要给孩子更多独自锻炼的机会,帮助孩子跨越恐惧和焦虑的坎,可以给孩子创造更多接触外界的机会,让孩子有表现自己能力的平台,能够结交到更多的新朋友,这样更利于让孩子充分地发挥内在成长力量,有目的的生活学习,以达到逐渐掌控自己生活的目标,成为一个适应社会的人。
五、建立成功档案。
家长也可以给孩子建立一个“成功档案”,准备一个表格,记录下孩子表现好的地方。然后把表格粘贴在孩子可以看到的地方,当表格慢慢填满,孩子的自信也会逐渐增长,终有一天会消除内心的自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