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在幼年的时候,特别容易胆小,如果没有得到父母的正确教育和引导,胆小会变成不自信乃至自卑的心理,影响孩子一生。不自信的孩子无法正确的认识自己,不敢经历挫折,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家长要及时做好引导。
小孩胆小懦弱不自信怎么办?
1、发现闪光点,及时表扬赞赏。
孩子胆小实质上就是不够自信的表现,那么,家长就不要过分溺爱娇宠,要在孩子身上多发现“闪光点”,适当用语言、动作、奖励等形式给予及时表扬赞赏;还可以多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集体表演合唱、跳舞等团体的活动,这样的活动不会一下子让孩子肩负过重的心理“负担”的感觉,容易接受,从而不断克服胆小的心理状态。
2、自己的事自己做。
家长尽量让孩子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学会自己的事自己做,学会自己照顾自己。当孩子需要困难时,家长可以给予必要的指导,不要包办代替,要让孩子慢慢学会处理自己的事情;也不能一开始就不管不问,让孩子手足无措,以致更加胆小。
3、自己的伙伴自己接待。
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沟通,让其邀约自己的伙伴到家里玩(家长事后要与对方家长取得联系说明情况并同意,避免对方家长担心),让孩子当“小主人”自己接待、自己与人交往;也可以邀请你的朋友一起带孩子出去玩或几个家庭轮流由一个家长带着两个或三个孩子出去玩,让孩子学会和小朋友交往,在与小伙伴接触过程中纠正胆小的心态。
4、不要吓孩子。
孩子的恐惧是日积月累到某种程度才显示出来的,家长在平时不要吓孩子,如孩子不听话时,家长用“不听话就让小狗咬你”来吓他,以后孩子看到狗就会十分惧怕。当家长看到孩子有一点“勇气”时,就应该加以表扬和鼓励,使他树立信心。
5、让孩子感受真实的支持。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很胆小,而父母却对此漠不关心,那么孩子很可能一生都这么腼腆下去。长期处于害羞之中,孩子容易产生自卑感,所以家长要参与到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做到有效陪伴,与孩子一同成长,在教育内向型孩子的时候,家长要学会接纳孩子的消极感受,经常鼓励孩子,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支持。
6、引导孩子增强自身知识储备。
知识能够赋予人胆量,提升人的应变能力、思考力和判断力。当一个人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量,往往能独立应对很多的问题,利于迅速适应各种陌生环境中,而且持久的教育能保持知识的更新及自己学习能力的增长,增强自信心。
7、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家长在孩子面前不要讲怕什么,对一些小事不要大惊小怪。当家长不小心划破了手,流出了血,就不应恐惧,当孩子看到家长一点也不在乎,以后遇到同样的事便不会有恐惧的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