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表达能力和其他能力一样,都是需要不断练习的。家长在生活中鼓励孩子多表达,随着他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的提升,孩子也会成长的越来越自信。
孩子不善于表达如何引导孩子?
一、绘本阅读。
讲故事,无疑是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孩子阅读绘本时,都能够在通过绘本的图片、声音等加深自己对故事的印象,产生记忆点,明白在相应的情境下说出相应的话语。到了日常生活中,便可以轻松自然的运用了。
二、给孩子表达的机会。
沟通与交流是父母孩子最佳的相处模式,很多父母只注意到怎样灌输给孩子正确的思想,却忽略了孩子需要表达自己的想法。父母应该多站在孩子的立场,换位思考,与孩子多进行交流,引导孩子将他想说的话大胆的表达,无论表达的好或者不好,都是值得被鼓励的,都是一次进步,要勇于尝试。
三、给孩子一个轻松的环境。
有的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说话“畏畏缩缩”就会大声呵斥或者态度不好,这样的做法反而会让自己的孩子害怕去表达自己,因为他们害怕自己会说错话惹来更多的责骂,所以想要自己的孩子能够放开胆子说话,就需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轻松的环境,只有这样才能让孩子内心毫无拘束的感觉。
四、编故事。
孩子一般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同样他们也非常愿意讲故事,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引导孩子去编故事,比如给孩子一幅带有情节的图片,让孩子根据图片编故事;再比如我们给孩子讲一个故事后,鼓励孩子对故事进行合理的改变,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并让孩子有逻辑的组织自己的语言,时间长了,孩子的表达能力会有所改善的。
五、多带孩子出游。
很多时候,总是局限在家、幼儿园、小区楼下很难让孩子有提升自己的机会。多带孩子外出游玩,在过程中自然会开阔孩子的眼界,生活阅历丰富后,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也会越强,他想把自己看到的新鲜事说出来。
六、适当的背诵。
词汇量是语言表达的基础,所以我们可以适当让孩子背诵一些诗歌、文章、句子等,这样锻炼孩子的记忆能力,也能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让孩子背诵的内容,一定要选择孩子能理解的内容。
孩子不善于表达的危害有哪些?
一、想法不能顺利实现。
任何愿望和要求存在于人的大脑里,都需要通过一定程度的表达,才能让别人知道和理解,最终才会尽快地变为现实。如果在表达时词不达意或者表达不清楚,别人不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自然不能引起他人的共鸣,甚至可能遭到一口回绝。
二、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
表达是一项技术活,十分考验自己的能力。如果表达得不好,不但达不到效果,还会被人认为情商低、不会说话,既影响与同学之间的感情,还会招致他人的反感和孤立。即使自己的想法再好再合理,别人也不能接受。
三、容易吃亏受累。
人们大多喜欢嘴甜会说的人,喜欢听好话和奉承的话,因而容易忽视嘴笨的孩子。有的孩子虽然学习好、品行佳,但性格过于沉稳,不善于表达,在学校不容易得到老师的欢心,工作后更会因为过于默默无闻而失去晋升、晋级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