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专注力

匿名 2022-09-24 11:24 331次浏览

我的孩子今年七岁,上小学二年级,是个小男孩,二年级的小朋友会被布置一些课外阅读任务,并书写读后感,而我的孩子的专注力特别差,安静地阅读对他来说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所以,每次做完作业准备阅读的时候,我都得看着他,他时不时地发呆,我得提醒他认真一些,有时候他看完一遍还完全不知道书中的内容都讲了些什么,还得再看一遍,这也是他最不喜欢的事情。而我该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专注力?

精选回答

专注力和阅读能力是息息相关的,只要有一定的专注力,孩子的阅读能力是会有一定的提升的,所以,家长在提升孩子的阅读能力的同时,要注意对专注力的培养。家长可以让孩子在阅读的时候大声朗读出来,这是一种既可以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也可以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的最简单的一种办法,当然还有其他的方法,需要家长平时多多陪伴孩子,在生活中进行培养。

怎样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专注力?

1、营造良好的读书环境和氛围

阅读环境很重要,现在绘本馆也越来越多了,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和参加阅读活动,能够受到不少好的影响。当然,家还是培养孩子阅读习惯最重要的地方。可以给孩子买一个单独的书柜,准备不同类型和风格的儿童书籍,让孩子在家里随时随处都能找到合适的书去读。

2、坚持每天给孩子读书讲故事

儿童阅读分为不同的阶段:绘本、讲故事、文字阅读。给儿童讲故事这个阶段非常重要,数十年来的研究显示:一个儿童听父母讲故事的时间长短,与他数年后的阅读水平有很大关系。如果你每天给孩子朗读故事,就能让孩子了解更多的词汇,提高理解能力,让孩子接触更大的世界。大量研究证实,给孩子朗读可以提高孩子的听、说、读、写能力。

3、兴趣是重要因素

充分挖掘孩子在某一方面的兴趣,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要学会观察自己的孩子某些方面的兴趣,可以带动孩子继续学习和探索,挖掘这方面的兴趣,深入的学习和了解,然后选择恰当的读物给到孩子。

4、尽量做到免打扰

孩子在专注地玩一件事情,或者看一件东西的时候,父母尽量不要去打扰他,营造安静的环境,他可持续的时间越长越好。比如孩子看书、玩玩具的时候,父母不要进进出出干扰孩子,也不要摆放各种容易分散孩子注意力的物品在旁边,例如:零食。

5、尊重孩子天性和选择

每一个孩子的阅读能力和理解水平不一样,我们不能一刀切,一定要尊重孩子的天性。就拿独立阅读来说,完全可以有一个过渡的时间,可以将单纯的父母读改成亲子共同朗读,然后鼓励孩子也朗读一遍。引导孩子读一些他力所能及的比较有兴趣的图书,独立阅读也许在某一天就真正的开始了,而在此之前,你应该帮他一起,提升阅读能力。

孩子的阅读能力和专注力差的原因:

1、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如果家长重视早期教育的话,会通过睡前讲故事,或者读绘本的形式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但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你可能只重视自己专注读这个环节,而忽视培养孩子专注听的好习惯。当孩子自己读绘本时,在没有家长的正确辅助与引导下,孩子的眼睛很容易随意浏览,导致视觉专注能力也得不到培养,结果就让孩子慢慢养成了随意阅读、阅读自控力差、阅读兴趣保持时间短等不良习惯。

2、不感兴趣

如果一个人对某件事情感兴趣,那么就会在这件事情上面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自然也能取得更好的结果。如果孩子对于阅读这件事情不感兴趣,自然也不会有耐心。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也很难沉浸下去,所以专注力和阅读能力就会比较差。

3、有其他因素干扰

不少父母发现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是很难专心致志的。因为他们在阅读的同时还在看电视或者在玩游戏。由于受到了这些因素的干扰他们就很难把所有的心思用在阅读上面,那么他们的阅读能力当然会受到影响,同时专注力也会受到影响。

千晴妈妈 2022-09-24 12:33

相似问题

  • 怎样培养孩子专注力和自我控制力

    很多家长都为孩子的专注力而担忧。事实上,孩子的专注力对于学习的影响至关重要。因此,很多家长也在重视孩子的专注力。专注力最重要的是上课不专心,学习学不会,考试粗心。但是实际上,孩子的关注里和自我控制力是两个不同的观念,孩子可以聚精会神的观察蚂蚁一个小时,但是不能在课堂上听讲四十分钟,这是专注的问题么?

    怎样培养孩子专注力和自我控制力?

    一、培养孩子从小做事有始有终的习惯,外界的干扰会使孩子中断正在进行的事情。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克服困难和障碍,排除外界干扰,并督促孩子一定时间内完成某项活动,使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千万不能在孩子投入做某件事情时,用其他事情去干扰他,打断他的活动,分散他的注意。

    二、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孩子只有具备规则意识,才能提高自控水平。家长可以从生活常规方面,制定规则。在长期坚持一贯的要求下,孩子就会逐步约束自己。

    三、家长要做出自我控制的好榜样。

    爸爸妈妈在自我控制方面表现好的话,孩子也会受到影响。想对孩子发火的时候,深呼吸并说:“我要冷静,不能发火。”这些言行都会让孩子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

    四、通过游戏提高。

    游戏中常常蕴含着规则,孩子通过这种有趣的形式,在游戏的时候遵守规则,集中注意力,学会控制自己的动作,进而产生自我控制的意识。

    五、循序渐进,及时表扬。

    爸爸妈妈要有耐心,注意循序渐进,切忌操之过急。对于孩子的不良表现,要给予耐心的说服教育,切忌一味地训斥、压制。对于孩子表现良好的自控行为,要给与及时的表扬和鼓励,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六、培养孩子顽强的毅力。

    顽强的毅力是一个人良好自制力的重要保证,所以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自控能力,首先要培养孩子良好的意志。不要过分的溺爱孩子,而要理智的去爱孩子。

    七、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给孩子制造安静的环境:孩子在做题的时候,你在旁边大声说话或看电视,这会造成孩子一边想看电视,一边做其他的事情,所以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孩子专注力和自我控制力受到影响的原因?

    一、环境影响。

    因为在生活在嘈杂的环境中,会让孩子静不下心来,无法控制自己专心去干一件事情。

    二、教育方式影响。

    (1)放任孩子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从小就不能集中精力。

    (2)对于孩子的事情都是命令式的交流,让孩子从内心感觉到抗拒。

    (3)经常打断孩子的思考,导致孩子不能控制自己专注在一件事情上。

    三、生理因素影响。

    孩子因为成长导致的睡眠质量差,没有充足的时间休息,导致的控制不住自己的注意力。

    四、生活压力影响。

    长期在父母的压力下,造成的不满情绪,最后爆发出来就放任自己,反抗父母不好好学习。

    2022-09-27 12:50查看全文
  • 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注意力和专注力影响着孩子的做事效率。同样年龄的孩子,有的做事麻利,效率高;有的做事磨蹭,效率低。这就证明了,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不是天生的,是需要后天培养的,所以,作为父母,需要注意在生活中多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怎样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

    1、要给孩子一个安静的环境,不去打扰孩子

    这一点,很多教育专家都讲过,那就是,家长一定要尽量减少干扰孩子的玩耍、看书、甚至发呆。大人没事的时候,不要总去问孩子:要不要吃东西?要不要喝水?看孩子写作业时,也不要总是心急地去催促他等等。家长要尽可能地让孩子沉浸在自己宝贵的状态里。这样,孩子才能让自己的精神变得更加专注,学习和做事才会更加有效率。

    2、为孩子建立一个时间表

    给孩子制定一个时间表,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饭,什么时间玩玩具,什么时间看书,增强孩子做事情的目的性,定时定点去做某件事,更有利助孩子专注力的培养。

    3、听觉注意力训练

    给孩子讲故事,事先说好了,故事讲完了之后要提出问题让他回答,如果能够在讲故事之前就把要问他的问题提前告诉他,相信效果会更好。这就好比我们听老师讲课一样,如果事先做好了预习,找出了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在听讲时就会特别心,因为是带着要寻找答案的愿望去听的。当然这样做,一开始孩子可能会只顾找答案而忽略了其他内容,不过训练的次数多了,提的问题也增多了,这样孩子就会把注意力放在整个故事上了。

    4、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很多父母都曾反映过这样的情况:孩子学习时总是静不下心来,经常学十来分钟就要跑开玩。但玩游戏却能持续半个小钟到一个小时以上,而且过程十分专注。这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孩子对游戏感兴趣,因为感兴趣所以能集中注意力去做这件事。所以,父母可以引导孩子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做手工、画画、下棋、打棋等。当孩子专心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的时候,其实也是在无形中锻炼了孩子的注意力。让孩子在发展自己兴趣的同时,也提升了专注力。

    孩子的注意力和专注力差的原因有哪些?

    1、孩子自身的原因

    一般七岁的孩子,注意力集中时间平均20分钟。八九岁可达到30分钟。但上课时间一般为40到45分钟,所以,对这个年龄的孩子来说,一节课有不集中的时候是很正常的。随着年龄增长,就慢慢好起来的。不能如临大敌,横加指责,扣上“开小差”、“不集中”的大帽子。孩子会接受这个暗示,真的就“不集中”了。

    2、家长的负面暗示和强化

    家长的过度关注,比如孩子写作业、玩具时,家长一会儿给孩子喝水、一会儿吃水果、一会儿提醒孩子,不断分散注意力。当孩子有不集中表现时,又不加分析、一味指责。这种暗示和强化,久而久之,孩子就自认为是一个不集中的人了。

    3、缺乏目标和兴趣

    没有兴趣,自然难以集中。缺乏目标,孩子也很容易转移。比如:读书,读前没有提出具体目标:读多长时间、读几页等,孩子就很容易翻看几分钟,扔一边了。

    4、孩子安全感缺失

    父母吵架,担心回家挨训、挨打等这些潜意识的东西也会打扰孩子的注意力。孩子会不由自主地心神不安、坐卧不安,会通过玩玩具、铅笔、撕书本、扯衣服、搞怪、捅捅别的小朋友等偏差行为,掩饰自己安全感的缺失。但这些也常常被我们解读为“开小差、做小动作、不认真听讲”。

    2022-09-15 12:57查看全文
  • 怎样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法

    现在家庭对于孩子的关注程度可以说是相当之高。当然对于孩子的关照自然也不言而喻,很多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倒也不是说家庭有多富有,而是全家对孩子就是宠溺,这样的孩子就没有养成一个自理的能力。对于以后的生活和学习都有影响。

    怎样培养孩子自理能力方法?

    一、简单的衣物自己洗。

    轻薄的小件衣物可以让他自己洗。在洗衣服的过程中,可以让孩子体会到劳动的辛苦、独立完成一件事情的满足感,也能让他更加体谅父母。

    二、给孩子自己选择穿衣的机会。

    孩子会逐渐的有自己的主观选择意识,在原则之内,家长要支持孩子的想法,保护他们的主观意识。

    三、自己收拾归纳东西。

    家长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自己收纳东西。首先给孩子的玩具、书本等规定好放置的位置,每次孩子用过之后要整理好、放回去,这样不仅能让房间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孩子再次用到的时候也方便找到。

    四、做家务时让孩子参与。

    做家务也能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同时还能减轻自己的负担,家长不要不舍得让孩子做家务。做一些简单的、力所能及的家务,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学会新技能,还增加了陪伴孩子的时间,能更好地增进亲子关系。

    2022-10-11 18:39查看全文
  • 怎么培养孩子专注力和自控能力

    小孩子如果太小的话,本身就很难专注于一件事情很长时间,只能靠家长在生活中慢慢引导孩子注意力集中,逐渐提高孩子的专注力。因为孩子小的时候好奇心比较大,所以,他会对他所能接收到的所有事情都做出反应,这就需要家长培养孩子的自制能力,不关自己的事就不要管,专心做自己的事情最重要。

    怎么培养孩子专注力和自控能力?

    1、营造安静的家庭氛围

    一个安静整洁有序的环境,更有助于保护儿童的专注力,比如,关掉电视,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身处这样的氛围中,孩子能够更快速地进入专注状态,减少不必要的分心。

    2、不要同时给孩子过多选择

    比如,一次只给孩子一个玩具,太多的玩具只会干扰他的注意力,让他感到无所适从。在孩子专心玩耍时,家长最好不要上前指导,或者拿出另一个玩具告诉他“这个好玩”,除非孩子向你求助,否则父母不要打扰他。

    3、给孩子定规矩

    良好的行为准则是星斗的标杆,有了基本的目标,才能让孩子有努力的方向。作为家长,应该给孩子的行为习惯定下一定的标准,告诉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而且,作为家长应该以身作则,规矩一旦定下来就不能随意更改,除非后期证明这项规定有问题,是错误的。

    4、给予适当的奖励

    规矩定下来了,如果孩子做的好,自然要给与一定奖励。一个七岁的孩子如何锻炼自控力?可以给他一颗棉花糖,告诉他如果15分钟之内不吃掉它,那么15分钟后,你将得到第二颗棉花糖。同理,对于上了小学的孩子,如果家长想让孩子一天背2首古诗,就要告诉他如果你背下来,能得到什么样的奖励,多背了又能得到什么样的奖励。

    5、给予适当的惩罚

    有奖当然得有罚!比如:上课插嘴说话,破坏学校公共财产都是不良的行为。作为家长应该如何控制呢?打一顿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作为家长应该善于诱导。再用上文中提到的例子,当家长想让孩子一天背2首古诗,孩子却一首都没有背下来,一整天都在玩的时候,就要用到惩罚了。方式可以是体力劳动、也可以是更强烈的限制游戏时间、或者是没收手机。总之,家长的惩罚措施应该针对自家孩子的特点。

    6、帮助孩子养成时间观念

    想要维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儿童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力,并且前提是要有良好的时间观念。比如,可以给孩子约定时间做完某件事。有了守时守约的习惯,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控力,进而提高做事效率和专注力水平。

    2022-09-23 19:43查看全文
  • 如何培养6岁孩子的专注力

    在孩子处于6岁左右的阶段时,培养专注力是家庭教育中很重要的部分,家长们可以通过相关的游戏进行引导,也可以通过给予孩子适当的环境刺激的方式,比如说在孩子专心的完成作业后给予一定的奖励,这对孩子的专注力提升也会有一定的帮助。

    如何培养6岁孩子的专注力?

    一、增强运动能力有助于培养专注力

    强健的体魄才能刺激加强,一定要带领孩子运动。准备一些球,和孩子一些投篮,踢球。不要让一些机械玩具,代替孩子运动。特别是现在流行的电动汽车,一定要让孩子自己跑,跳,这样有利于孩子的身体健康。

    二、培养善始善终的好习惯

    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指示要清晰、明确,但是要求不要太严格。在做这些事情之前,父母应该让孩子懂得做事的目的,并引起做事的兴趣;在做事过程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父母要注意提高孩子克服困难的能力,使孩子具有一定的责任感,这样孩子在做事的时候注意力就会集中,会去克服一些小的困难。完成一件事的时候,要及时进行鼓励和表扬,孩子就会产生一种满足感、快乐感。

    三、训练孩子善于“听”的能力

    “听”是人们获得信息、丰富知识的重要渠道。孩子上学后,老师多半是以讲解的形式向他们传授知识的,所以训练孩子“听”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父母可以通过“倾听”来训练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父母可以让孩子听音乐、听故事,鼓励孩子用自己的话来描述所听到的内容,从而培养孩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四、适当的给大脑一些刺激

    首先经常大笑可以保持大脑的活力,让自己的思维变得更加敏捷。大脑经常思考一些让人心情愉悦的事情,可以刺激大脑更好的去思考。要想足够的刺激大脑,就要有足够的睡眠时间,让大脑有充足的休息,这样才有更好的活动空间。适当的给大脑一些刺激,经常去考虑给大脑出些难题,大脑经常的活动,保证大脑不生锈。

    6岁孩子的专注力缺失对孩子会产生哪些影响?

    一、阻碍孩子的兴趣发展

    兴趣需要孩子对其进行足够的了解才能发现其中的乐趣和意义。而孩子的注意力不够集中就很难感受到兴趣的内涵所在,进而缺乏挖掘兴趣的热情。

    二、容易养成爱拖延的习惯

    孩子的专注力不足,很容易产生懈怠拖延的心理。面对需要完成的任务表现出消极的情绪,缺少积极应对的行动力。最终只能敷衍了事或者是无法按时完成任务,无法达到理想的成绩。

    三、影响孩子的学习效果

    缺乏会使得孩子付出多倍的努力但是却得不到应得的学习效果。在学习效率上表现欠佳,进而很难看到成绩上的提升和改善。注意力无法集中也使得孩子接受新的学习内容时无法快速地进入状态。

    2022-11-03 23:43查看全文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