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感恩的孩子怎么教育

匿名 2022-11-22 17:26 238次浏览

四年级,男孩,不知道感恩,上次我们生病了,他却连一杯水都不想倒;另外,孩子似乎对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样子,咋办呢?不懂感恩的孩子怎么教育?

精选回答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一颗感恩的心,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并不懂得感恩,动手打父母也是常有的事情,懂得感恩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因此当孩子缺乏感恩之心时,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做好引导。

不懂感恩的孩子怎么教育?

1、必须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孩子不知道家长的辛苦,便不会珍惜家长的劳动,也不会体贴和安慰家长。因此,我们加班到深夜回家时,不用掩饰自己的疲惫;早上为孩子起早做早餐时,不用背着孩子打呵欠;家中财政出现赤字时,直接告诉孩子家中的经济状况……这样,孩子会慢慢地变得理解家长,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会越来越懂事,主动地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会越来越知道感恩。他会懂得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自己不能坐享其成,而应该努力争取,回报父母。

2、要学会偶尔“示弱”。

所谓“示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家长有时候可以稍微“夸张”一点。比如感冒了,有点发烧,家长可以貌似“痛苦”地躺在床上,看孩子的反应。遇到这种情况,孩子肯定会表现出一些关心。这时候,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端水、拿药,甚至可以让孩子做饭、盛饭、刷锅洗碗。孩子所做的一切,家长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并感谢他的付出。这种感谢,这种幸福,及时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充分地体验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会更加体贴父母,并逐渐学会感恩父母。

3、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4、要学会放手。

舍不得让孩子干这个,做那个,最后养出的孩子就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完全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家长要学会放手,把属于孩子该做的事情,一件一件都让他去做,让孩子学会做饭菜,让孩子学会做家务,都没有什么害处,反而他们越来越懂得体谅父母。

5、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

在家里的小事中,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如果孩子提出的意见不错,那么可以按照孩子的意见来执行。不要忽视孩子的建议,这样能让孩子感觉到尊重,还能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责任心。

6、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

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品性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没有陪伴关心,或者是长期生活在一个家庭关系不和谐的环境中,那么孩子是很难为他人提供温暖的,所以家长要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洋洋妈妈 2022-11-22 18:40

相似问题

  • 孩子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孩子不懂感恩,家长溺爱过度有很大的原因。很多家庭都是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也不在乎对错,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父母这样做理所当然。家长觉得为孩子掏心掏肺,为孩子包办一切,就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父母这样做是慢慢蚕食孩子心灵,让他们越来越自私傲慢。因此想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家长要学着转变教育方式,减少对孩子的溺爱与包办,要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孩子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1、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爱。

    过犹不及,对待孩子也是这样。对孩子应该宠爱但不过度,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牺牲自我。要学会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很多父母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从来不舍得孩子吃苦。但孩子是在体验和试错中长大的,如果父母能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允许孩子在生活中犯错,并纠正、指导孩子改正,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2、给孩子讲自己的工作艰辛。

    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其实都很不容易,但父母总想给孩子一些超脱的环境,怕艰难的现实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其实,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就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3、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懂得感恩,自己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家长是否真的知道感恩?是否真的做到感恩?如果您做不到,怎会奢求孩子做到呢?

    4、让孩子学会分享。

    家长总爱说:“别急,慢慢吃,这些都是你的,没人给你抢。”这会让他觉得他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每次给孩子吃东西时,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自己也分一份吃,为的是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吃东西要先让父母吃,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谦让”这棵文明品行的种子,同时,多和孩子讲讲一些“谦让”的故事,例如孔融让梨、六尺巷的故事等等。

    5、实践。

    教育孩子感恩还可采用实践法,即让孩子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恩。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小区栽种一颗感恩生命树,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的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表示感恩的小事情,让孩子真正学会以行动来感恩。

    6、学会适当示弱。

    在孩子面前偶尔的示弱,表现出自己力所不及、不能胜任的一面,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是为了自己能得到更好的生活,才能促使他改正错误,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时示弱还能让孩子深刻地意识到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对父母产生感恩之心,让孩子更加爱护和善待父母。

    2022-11-22 18:32查看全文
  • 孩子脾气大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众所周知,感恩就是指能够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且对周围世界的一切和周围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心存感谢。但是要知道,对他人心存感激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人可以具有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后期的教育。所以,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孩子脾气大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1、学会寻找教育契机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往往事半功倍;相反,则徒费工夫,徒劳无益。教育孩子也是这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教育契机呢?比如孩子要您与他一起打羽毛球,这是陪伴孩子,走进孩子内心的好机会,只要您有时间,一定要满足孩子。打羽毛球的过程中,与孩子的交流一定非常随意,但是,作为家长,您必须学会“有意为之”。

    2、必须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孩子不知道家长的辛苦,便不会珍惜家长的劳动,也不会体贴和安慰家长。因此,我们加班到深夜回家时,不用掩饰自己的疲惫;早上为孩子起早做早餐时,不用背着孩子打呵欠;家中财政出现赤字时,直接告诉孩子家中的经济状况。这样,孩子会慢慢地变得理解家长,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

    3、自己必须懂得感恩,为孩子做出表率

    可以在一家人闲聊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一说某某人曾经对自己有过帮助,滴水之恩应该涌泉相报,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人家等等;也可以做给孩子看。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懂得感恩,自己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要真正做到感恩。

    4、充分利用各种节日进行感恩教育

    这里的“教育”,并不是非得郑重其事的对孩子讲解、训话,而是如春风化雨一般泽润孩子的心田。比如春节要带着孩子给长辈送礼并表达感恩之情;教师节要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无论自己多么忙,家长都要给双方父母买礼物,送祝福等等。家长做到这些,并让孩子进行切身地体验和感受,对孩子的教育是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

    5、要学会偶尔“示弱”

    所谓“示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家长有时候可以稍微“夸张”一点。比如感冒了,有点发烧,家长可以貌似“痛苦”地躺在床上。这时候,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端水、拿药,甚至可以让孩子做饭、盛饭、刷锅洗碗。孩子所做的一切,家长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并感谢他的付出。这样孩子就会充分地体验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会更加体贴父母,并逐渐学会感恩父母。

    6、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爱

    过犹不及,对待孩子也是这样。父母对孩子在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给予过多,往往导致孩子对他人的善意、付出由习惯变成了麻痹,乃至滋生出了任性、无理甚至得寸进尺。对待孩子,应该宠爱但不过度,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牺牲自我。要学会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是在体验和试错中长大的,如果父母能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允许孩子在生活中犯错,并纠正、指导孩子改正,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孩子脾气大不懂感恩的原因:

    1、家长包办

    有很多家庭都是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然后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孩子就认为家长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就不会去感恩,他们也就不懂得感恩。

    2、教育缺失

    现在的家长很多都是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只看重孩子的分数,只会让孩子多做练习题,让孩子多上一些辅导班。他们并不会真正的教会孩子什么是感恩。所以说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感恩的话,跟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3、环境影响

    大家都这样,现在老人跌倒以后,扶与不扶,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因为如果你扶起这个老人,老人很有可能就讹人,但是你如果你不扶这个老人的话,别人就会觉得你这个人做人不太好,不太道德,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都是很迷茫的。

    2022-09-17 19:31查看全文
  • 小孩子不懂得感恩怎么教育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长对孩子都比较溺爱,基本上孩子要什么家长给什么,平常也很少让孩子去做家务。孩子被呵护过多,极少有机会体会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于是认为家长的付出都是应该的,因此缺少一颗懂得感恩的心,缺乏感恩之心的孩子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家长要及时做好引导。

    小孩子不懂得感恩怎么教育?

    一、父母要收起为孩子包办一切的心理。

    力所能及的事情就让孩子自己去做,“吃苦”了,他才能懂得父母和他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应当。跟孩子讲条件,不要凡事都无私付出。

    二、身教大于言传。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的一言一行,他都会模仿,你做得好的坏的,他都照单全收,因此必须从你开始,做到感恩。当别人为你提供帮助时,及时说上一句“谢谢”,或者提供一定的物质回报。当朋友或同事请你们吃饭,记得回请。孝敬父母和公公婆婆,要知道,他们曾经也含辛茹苦将你们养大,现在是儿女反哺的时候。夫妻之间互敬互爱,对对方所做的一切表示认可。

    三、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机会实施引导。

    家庭环境是孩子主要的生存与活动场所,日常的生活内容给着让孩子充分的经历和感受,父母应该利用孩子在生活中的各种机会,让孩子在每时每刻的生活体验中不知不觉就学会感恩的能力。具体的,可以采用移情法与共情法,让孩子学会认识和感受他人的情感与情绪,并持续做出谦让、互助等良性行为;家长还可以创造一些实践机会,让孩子从中获得启发和引导,慢慢形成自己的思维和行为习惯。

    四、父母应让孩子适当的有所付出。

    在孩子到一定的成长阶段,有自理能力的时候,父母们就应该让孩子慢慢以行动来加入这个家庭,来为这个家庭做贡献。比如说给下班的爸爸妈妈倒一杯水,陪伴妈妈一起做家务,和爸爸一起洗碗。虽然孩子并不能真正地做些什么,并不能帮助爸妈减少工作量,但是你给他参与的机会,他就会知道所有的事情都不轻松。

    五、培养孩子懂得亲情。

    家庭是各种情感的归宿处,也是孩子感受亲情感受温暖的第一个地方,也是感情的依托。父母要培养孩子的情商,教育孩子懂得亲情。比如看到电视或者电影感人的情节,可以跟孩子讲解探讨,比如有些电视里父母为了孩子做出的伟大牺牲,这样孩子看了也会产生很大的心灵触动,慢慢的也就能明白了感恩的重要性。

    六、培养孩子优秀的沟通交流能力。

    通过良性沟通,利于开启孩子心灵之门、生发感恩之心。我们可以营造温馨有爱的家庭氛围,与孩子进行坦诚深刻的沟通交流,让孩子懂得家长对孩子无私和包容的胸怀,并通过父母优秀的榜样故事和力量,帮助孩子建立强大而温和的心理素质,能够保持平和阳光的心态面对面对人群、面对世界。

    小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原因有哪些?

    一、孩子把父母的付出视作“应该”。

    有些父母很擅长“越俎代庖”,把本该孩子自己去做的事抢过来包揽,还主动去负担原本孩子应去承担的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孩子的独立能力和责任感被父母的溺爱消磨殆尽,孩子会习惯性地把父母的付出视作“应该”;当父母没帮孩子或没做好时,就会遭到孩子的埋怨指责。

    二、父母总是无条件地满足孩子。

    有些父母本着“再苦不能苦孩子”的原则,不顾自身经济能力,竭力想要给孩子提供更高层次的物质条件,一味苦自己捧孩子,甚至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也无条件满足。这看似是在爱孩子,其实是让孩子意识到自己在家里是有“特权”的,孩子会觉得自己高父母一等,同时也会滋生孩子本不该有的欲望。

    2022-11-23 18:41查看全文
  • 孩子不懂礼貌脾气大怎么教育

    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就会有自己的决定和想法,这时候父母所说的话语,就有可能不被孩子接受,如果长时间被娇惯,孩子自然而然有可能利用一定的方式去回击。不尊重别人是很多孩子发脾气时会有的情况,一些家长看到孩子这样会选择责骂孩子,但往往责骂的越多孩子越暴躁。

    孩子不懂礼貌脾气大怎么教育?

    1、隔离冷静情绪过激的孩子。

    面对正在生气口不择言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先单独冷静一下,等到情绪稳定后再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了解自己刚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爸爸妈妈切不可自己先发一顿脾气,最后不了了之,让孩子不清楚自己错在哪儿,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2、巧用奖惩制度,多给孩子足够的锻炼机会。

    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外出,让宝宝一同参与各种成人的社交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模仿成人的各种礼仪行为。如果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得体,或者展现出有礼貌的良好举止,就奖励一张贴画;如果表现粗鲁无礼,就拿走一张贴画。当贴画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以让孩子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玩具或书籍,进一步强化宝宝的礼貌行为。

    3、耐心引导,合理利用期望效应。

    平时,家长可以用诸如“宝宝会成为一个懂礼貌的孩子”的话语激励宝宝,给宝宝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4、强化孩子的自尊意识。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意识就会我行我素,无动于衷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尊重别人,从而达到自尊,明白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会遭到别人的厌恶。只有使孩子建立了自尊心,并且不断地强化它,孩子就会在意自己的形象,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良言语和行为。

    5、教孩子学会说各种文明用语。

    父母应该在孩子懂事的时候,就利用各种场合教孩子学说各种文明礼貌用语,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强化记忆,让孩子养成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

    6、父母做个好榜样。

    孩子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以爸爸妈妈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讲礼貌,尊敬老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7、允许孩子自由发挥。

    如果家长总是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所规定的路线发展,而不给孩子应有的辛苦空间,这样也是不行的。家长一定要学会给孩子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最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给孩子安排一个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做到让孩子自由生长。

    2022-12-01 18:23查看全文
  • 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教育

    父母辛苦养育孩子,为孩子付出,在给予孩子爱和呵护的同时,也希望孩子能够学会爱,能够感恩父母。但是,现在很多孩子比较自我,凡事都以自我为中心,让父母觉得这样的孩子只知道享受爱而不懂得付出爱。想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家长要学会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只有经历过社会中的苦,孩子才能体会到家长的不容易。

    孩子不知道感恩怎么教育?

    一、让孩子独立做自己的事。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但不是全权包揽孩子所有的大小事宜。家长应该放权让孩子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承担自己该担的责任,逐步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这样的情况下,家长只偶尔在孩子需要时帮助孩子,孩子心里将怀有感激之情;即使家长没有去帮孩子做,孩子也认为这是正常的,因为本来就应该是自己的事。

    二、为孩子做出表率。

    家长为孩子营造一个感恩的环境,才能让他懂得感恩。孩子的眼睛就像是照相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的一言一行会被他看到眼里、记在心理,并且付之行动。因此,我们在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的过程中,首先要以身作则,不仅自己常怀感恩之心,还要引导和感染孩子学会感恩。尤其是在接受他人的帮助时,要不吝于表达感谢。

    三、让孩子知道父母并没有想要孩子回报。

    父母们常常会在孩子面前说:“爸爸妈妈这么辛苦都是为了你!”表面上是希望通过这种方法强化父母付出得多,其实恰恰相反,这给孩子造成了心理负担,它暗示了“我付出给你,你要偿还”,这样孩子就算回报也不是出于真心的,孩子会以“形式对形式”来感恩。

    四、让孩子从点滴小事做起。

    父母要知道,孩子的好品质、好行为是不断培养出来的。父母要让孩子从细微处入手,从小事做起。为了让孩子懂得主动尊敬他人,感恩大家,父母可以从“谢谢、晚安”开始培养孩子讲礼貌的习惯。

    五、不要对孩子有求必应。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对孩子有求必应。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会觉得自己什么都是应得的。孩子向父母亲提出要求的时候,父母应该考虑是否合理,如果不合理的话,一定要坚定拒绝并告诉孩子理由,让孩子明白得来一切并不容易。

    六、抓任契机教孩子感恩。

    家长可以利用节日或特殊日期对孩子进行感恩教育。比如,在过节时教育孩子真诚接受并感谢长辈亲属送的礼物,将其妥善保管,学会珍惜别人的馈赠。教师节时,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祝愿。到父亲节、母亲节时等表达感谢及爱意。如果父母能很好地利用这些教育契机,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学会识恩、知恩,也能取得良好效果。

    2022-11-23 18:24查看全文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