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中生懒惰没有上进心的孩子有很多,如果年轻的时候孩子不努力,那么等他们年纪大的时候,连努力的机会也没有。而且孩子在学校里面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高低也往往决定着孩子将来的生活状态,如果孩子没有一颗上进的心,做起事来懒懒散散,这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极为不利。
高中生懒惰没有上进心的孩子怎么办?
1、跟孩子讲道理
不妨直接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懒惰情绪,他的懒惰是很正常的。但是,我们要知道,很多懒惰的孩子会认为自己很聪明。因此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引导孩子对学习方法和复习策略感兴趣,而不是简单地把所谓方法灌输给他就算了。
2、家长要激发孩子的进取心
我们可以经常给孩子讲一些优秀的同龄人战胜困难、取得成绩的故事,还可以在周末带孩子去一些同龄人较多的书店、图书馆、天文馆、学习中心等等,让孩子感受同龄人积极思考、乐于求知的氛围。
3、父母帮助孩子确定合适的目标
父母可以根据自己孩子的情况给孩子制定一个可行性的计划表,告诉孩子按照计划表上的做一些事情,并且做好。如果孩子拒绝这样做,家长一定要用自己的威严来教育孩子,遇到孩子不能一个人独立完成的计划,家长也不要懒省事,一定要辅助孩子完成,但是不允许孩子不做,或者是中途放弃。
4、培养孩子的兴趣
重视培养孩子的兴趣,不过在此要提醒的是,真正的兴趣应当是健康向上的,要能让孩子从兴趣中有所得益,若是发现孩子把所有的兴趣都集中在了虚无缥缈的网络游戏世界,爸爸妈妈也要及时干预,避免孩子从“橡皮人”变成“游戏人”。
5、增强孩子的独立性
学生中的懒散,可能是因为依赖性过强,比如在家里依赖父母,在学校依赖老师,甚至学业方面,可能还依赖同学,自身缺乏独立性,可以说对于任何的事情,都是没有主见的。家长需要培养孩子养成独立的能力,要让孩子有自己的思考,对于未来也要有自己的期许,而面对目前的生活或者学习,孩子也得扛起责任,至于自立或者独立能力的养成,可以让孩子从小事做起,比如家务、作业等等,都得自己完成,不可完全依赖他人。
6、家长以身作则
家长要在培养孩子自律的过程中以身作则、树立好榜样。孩子有很强的模仿能力,也很容易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受到影响。如果家长在孩子面前做事就是拖泥带水,上班也不积极上进,一副混日子的样子。那么孩子很可能也会一敷衍的态度对待学习。一个良性的家庭是父母与孩子一起努力,而不是父母一边贪图享乐,一边鞭策孩子成长进步。
高中生懒惰没有上进心的原因:
1、对学习没兴趣
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直接内部动力。学习兴趣具有激发学习行为的作用,缺乏学习兴趣的孩子,往往学习懒惰、无精打采,听课时容易走神,不愿意动脑思考问题。对于课后的作业更是采取懒散的态度,常常是采用“对付”的态度,不认真,不积极,因而就显得孩子很懒惰。
2、依赖性强
依赖感强会影响孩子的正常成长、发展,阻碍孩子的心理健康。现在的家庭多是一个孩子,父母在宠爱孩子的同时,忽略了对孩子独立性的培养。从孩子的角度来看,他们从父母的依赖中得到了好处,更是变本加厉的什么也不做。从而形成了懒惰的心理。懒惰又使他们更加的依赖。他们在家靠父母,在学校依靠老师,在社会上依靠其他人,这种依赖性和懒惰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3、家长的溺爱
家长的过分溺爱,也是造成学生懒惰心理的因素。父母对孩子的过分的纵容,大包大揽,只会使孩子从小养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坏习惯,让孩子变得不劳而获。另外,有的家长本身就缺少时间观念,没有勤劳的习惯和雷厉风行,果断利落的作风。“身教重于言教”,孩子看到父母懒惰,自然也不会对自己的要求太高,逐渐也变得懒惰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