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懒散拖拉一方面是自身的原因,孩子天性爱玩,缺乏自我约束力。另一方却是家长的过度催促,孩子渴望与家长拥有同等话语权,渴望被尊重,家长越是催促,孩子越是想挑战权威,破坏规则,因此家长一定看到问题的本质,这样才能从根上解决孩子的懒散拖拉问题。
孩子懒散拖拉怎么教育?
一、不要催促孩子。很多家长看见孩子拖拉,表现的比孩子还着急,一遍又一遍的催促。试着停止催促,当孩子从自己的拖拉中汲取教训,知道后果后,就慢慢明白如何合理把握时间。
二、培养时间观念。孩子的时间观念很重要,从小就要养成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的观念,不要等别人催促才做。家长可以和孩子一同制定时间表,把每天的日程安排好,等孩子逐渐习惯后,再让孩子自己规划时间,独立完成。
三、根据孩子的兴趣,给孩子讲名人勤劳的故事,把道理融人故事中,让孩子通过故事更容易理解并接受道理。家长也可以多给孩子讲一些名人劳动的故事,给孩子树立榜样,提高他们劳动的意识,看到劳动的价值,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在劳动得到快乐,同时也继承了中华民族勤劳的传统美德。
四、让孩子觉得“快得值”。孩子只有感觉到做事快对他自己是有好处的,他的动作才能够“快”得起来。比如做作业磨蹭的问题,许多家长在孩子完成了学习任务之后,经常给孩子增加额外的任务,老师布置的作业做完了,家长的一大堆作业还在那里等着。孩子心里很不情愿,但是父命难违,于是就想出了磨蹭的招数。这个问题解决的最好方式就是,不要老对孩子层层加码,要把孩子节约出来的时间还给孩子,在孩子较快完成了任务之后,孩子可以用省下来的时间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情。
五、提升孩子的专注力。很多时候,孩子之所以磨蹭拖拉,是因为容易走神,容易分心,总是三心二意,该好好写作业的时候,就想着玩,要么就是上厕所,总之不肯一次性完成某事,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细心引导孩子,延长孩子专注做一件事的时间,可以以身教的方式去引导孩子。
六、设置奖励机制。当发现孩子不用你催促,在做事上有了加快的迹象,家长可以这样鼓励孩子:“你今天比昨天效率高多了,这样下去,你会越来越棒啊,”当孩子利索的做完一件事后,大人可以奖励一下,能起到很好的正面强化作用。
七、以身作则做好孩子的榜样。家长的一言一行也会潜移默化影响着孩子,孩子很多不好的习惯都是来自模仿自己的父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家长应该做好榜样。注意自己的生活习惯,在时间内完成该做的事,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做事不要磨蹭拖拉。
孩子懒散拖拉的危害有哪些?
1、让孩子变得自闭。
懒散拖拉的孩子总会觉得自己要做的事情是给别人完成的,对待自己的事情也不会更上心,被自己认同的“害怕被惩罚”的感觉转换为自责。拖延会让孩子缺乏创造力,越来越不自信,同时对事物缺乏兴趣,对要做的事情轻易放弃,有些孩子会产生厌学等现象。最重要的是,孩子不能自我负责,容易找借口。自责会让孩子比较敏感,而放弃与人交流,会越来越封闭自己。
2、影响学习。
懒散拖拉将会导致孩子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去投入到学习中,但是收获的却不多。这不仅影响孩子学习效果,也会影响孩子的休息时间,导致孩子精力不足。所以说,拖延的孩子多半成绩一般。
3、影响人际关系。
一个做事拖拖拉拉的人往往不会被别人喜欢,也很难得到他人对自己的信任,这必然会影响到孩子的人际交往,从而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因为习惯于拖延的孩子,有很大的可能会出现不守时的状况,不守时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职场上,都不是一个能让人产生好感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