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卑,是一种消极的自我评价或自我意识,是一种失去平衡感的状态。在自卑心理的作用下,孩子遇到困难,挫折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沮丧、沮丧的情绪反应、情绪低落、情绪低落,几乎失去了挣扎的勇气。如果一个孩子被自卑情结所笼罩,他的身心发展和沟通能力将受到严重的限制,他的智力将无法正常发挥,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在生活中取得成功的,因此当孩子自卑时,家长一定要重视起来,做好引导。
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了怎么办?
1、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正如世界上没有一模一样的树叶,每个孩子都有他们各自的特点,千人有千面,家长要善于发掘自己孩子的优点,不要拿孩子的短处与别人家孩子的优点相比,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帮助孩子塑造自信心。
2、多给孩子做决定的机会。
比如周末让孩子选择去哪里;比如让孩子自己挑选要穿的衣服。这些看似简单的选择,其实可以很好的培养孩子的自信,让孩子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或者有的时候,也可以让孩子带着你玩耍,在这个过程中遵守他的规则,不要超出他的水平,这不仅能让他觉得自己是受重视的,也更能让他拥有自信。
3、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的积极的肯定。
当孩子有自卑的想法时,要多给予孩子正面的肯定和鼓励,引导孩子向阳光、积极的一面,让他们认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忽略一些小缺点,放大孩子优秀的一面,让孩子体会到成就感,当孩子内心充盈时,他们的自卑心理就会减少,会更灵活地去调节心理状态。
4、鼓励孩子表现自己。
如果孩子在外人面前羞于展现自己,那么可以在家里提供给孩子表现自我的机会。比如说让孩子背首诗、唱个歌等等…记得一定是在孩子自愿的情况下,不能强行逼迫孩子进行表演。
5、家中摆放孩子的小作品。
作品展示最能增加孩子的荣誉感。平时可以将孩子的画作或手工进行分类整理,摆放在家里合适的地方。
6、挖掘“例外”。
当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时,比如害怕当众演讲,家长可以找出“例外”,把他某次演讲不紧张还得到很多人赞扬的场景重温一遍,用“例外”让孩子看见自己并非那么糟糕,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你当时怎么做到的?”逐渐使其克服心理障碍。
7、培养才艺。
“腹有诗书气自华”,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文学、艺术等兴趣爱好,培养其特长,多才多艺会让孩子内心充实,信心自然跟着来。
孩子产生自卑的心理了的表现有哪些?
一、做人做事,太敏感。
当孩子做错事情后,对于父母的批评,他们的情绪会变得非常的低落,内心会非常的难过,甚至有时候还会对父母发脾气。这种类型的孩子就是敏感型的。尤其是在当孩子进入到青春期以后,家长和孩子沟通时一定要小心翼翼,因为你不知道自己无意的哪句话就会点燃孩子的怒火。
二、做人做事过度害羞。
害羞其实也分好多种,比如有的孩子见到陌生人会出现害羞的情况,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而有的孩子不管是面对熟悉的人还是面对陌生人都会产生一定的害羞感,这样的情况就是自卑的表现。或者在学校上课时,举手回答问题时的状态也能说明一切,像一些孩子站起来回答的声音特别小,或者还没说话脸就非常红。这也是自卑的表现,这样的孩子非常害怕别人对她有不好的评价。
三、害怕面对挫折。
在学校遇到难题时,孩子的反应不是想办法攻破它而是退缩不想去做。或者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难事儿,不想着怎么去探索,反而往后退。甚至谈论到成绩时,不去和其他的同学去比较,只是默默的关注着自己的成绩。有这些行为的孩子,说明他们的内心是存在自卑感的。这种一种自我防御的本能,但从另一方面讲就是不敢正视自己的缺点,对自己没有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