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先,我们作为家长,需要认识到的是,专注力并不完全是孩子天生的个性,更像是孩子后天培养成的一种做事的习惯。所以,想要孩子提高专注力,就要家长在平时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注意方式方法,鼓励孩子可以变得更优秀,也鼓励自己可以做到让孩子变专注。
提高孩子专注力10种方法?
1、要尽量减少对孩子唠叨和训斥的次数,让孩子感觉到他是时间的主人。教孩子学会分配时间,当他在相对短的时间内集中精力做好功课,便有更多的时间做其他事情。孩子学人自己掌控时间,有成功的感觉,做事会更加自信。
2、平时多鼓励,不干扰孩子做好他喜欢做的事情。当孩子专注于做他的小手工制作或观察小动物而忘记了吃饭时,父母切记不要干扰孩子,而是耐心地等他把工作完成。要知道,孩子沉浸于他的兴趣同时,就是在无意中培养自己的注意力呢。
3、营造一个有利于集中注意力的家庭学习环境。孩子的书桌上,只能放有书本等相应的学习用品,不可摆放玩具、食品;文具要简洁。孩子们都喜欢颜色鲜艳、图案精美、功能多样的铅笔盒,功能则应该越简单越好,铅笔和橡皮也要造型简单,功能单一,避免孩子把它们当作玩具来玩;孩子的书房也要收拾得简洁明快,幼年的玩具要收起来,不要放在显眼的地方;孩子学习的时候,更不能有电视机、电话等声音干扰;父母也尽可能不在孩子学习时进进出出,大声干扰。此外,室内的光线也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环节,光线柔和适度有助于孩子集中注意力,为孩子创设安静、整洁的环境。
4、让孩子一次只做一件事情,人的注意资源是有限的,分配在性质不同的事情上面,会严重消耗注意力的有效性,尤其是孩子的注意力正在发展过程中,同时进行多件事情,会损害注意的有效集中。所以,哪怕当孩子玩儿玩具的时候,也要关掉电视机;做作业的时候,不要放音乐。
5、让孩子在规定时间内分阶段完成学习任务,改定时为定量。如果孩子能够专心完成,父母要给予一定鼓励、表扬、抚摸、亲吻等,并让他休息5-10分钟。再以同样的方式完成下面的学习。当孩子能够做得很好时,可逐步延长一次性集中做题的时间。要求孩子在审题的过程中,自己把题目的要求、条件用笔勾出来,以防止走神出错。这些都可加强孩子的自信,让他感觉“我能自觉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
6、大声读书有利于训练注意力。每天安排一个时间让孩子选择他们喜欢的小文章大声为父母朗读,这是一个使孩子口、眼、脑相互协调的过程。孩子在读书的过程中,尽量不读错、不读丢、不读断。他的注意力必须高度集中,把这种训练一直坚持下去。
7、买一些智力训练的书,每天坚持做练习。一些锻炼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的图文,如走迷宫,在一大堆图中找某样东西,找错误,找异同,比大小、长短等等。时间不可过长,但往后可延长练习时间,一定要每天坚持练。可以给予红五星奖励或打分。
8、在日常生活中,不要给孩子买过多的玩具。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情形,家长给孩子买了很多的玩具,可是孩子往往是一会儿玩这个,一会儿玩那个。太多的玩具只会让孩子注意力涣散。
9、跟孩子一起玩儿“自我约束力”的游戏,并把这样的方式贯彻进孩子的生活。你可以有意识的设置一些情境帮助孩子增强多刺激下的自我约束能力,遵循循序渐进的过程。
10、鼓励孩子自律意识工作能力。在小孩平常玩游戏全过程中,让小孩做有约束的手机游戏,便他学好自身牵制,不可以一直明目张胆,要在明确标准下开展活动或手机游戏。
孩子专注力不好的表现:
1、容易分心:这类孩子不管是写作业,还是做其他事情,都很容易被外界干扰因素所干扰和影响。明确一下,因为我们分析的对象是孩子,孩子的天性就是玩,出现容易分心本身也属于正常,但是如果特别严重,或者在学龄期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学习。
2、好动不安、不听从指令:这类孩子的表现主要有特别好动,无法让自己安安静静,喜欢乱跑,喜欢破坏性行为,而且有个十分重要的表现:不听从或者很难听从家长或老师的指令,自控力差,不遵守规章秩序,不听家长、老师的指示,做事杂乱无章,随随便便,一切听之任之,不能与人好好合作,容易与人发生冲突。
3、小动作频繁:这类孩子通常在上课、学习、或者写作业的过程中,不经意的小动作很多。比如抠手、拽衣角、频繁眨眼等。这类孩子经常被老师反映不能凝视黑板,左顾右盼,做小动作多,被老师提问时不知所问。
4、脾气急躁,没有耐心:存在注意力缺陷的孩子,常常做事情没有耐心,一心多用,没有顺序性,虎头蛇尾,比如,玩耍过的玩具不会整理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