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性格软弱是家长比较头疼的事情,这种性格的孩子很容易吃亏,很多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引导。其实家长应该先找到孩子性格软弱的原因。如果孩子经常受到家长严厉的管教,家庭氛围也严肃紧张,家长的影响再加上家庭氛围的熏陶,孩子长期在这样一种紧张的氛围当中生长,就会形成一种对所有事情都畏畏缩缩不敢去探索的情况,最后变成性格软弱。所以家长应该先反思自己,找到原因,然后再对症下药。
孩子性格软弱怎么办?
1、多鼓励孩子参加活动、多交友
平时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多接触大自然,多接触小朋友,在放松的氛围中孩子们容易玩到一起去。当孩子们产生纠纷时,大人不要急于插手,给他们自己解决冲突的缓冲,切莫着急维护孩子,反而让孩子失去了玩伴。
2、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软弱的孩子不管遇到什么事,第一个反应就是“怕”。因此,消除“怕”字,大胆显示自己,是摆脱软弱的最重要途径。家长应经常给孩子讲些勇敢者的故事,告诉孩子只有勇敢才会成功,胆小鬼是什么大事也办不成的。家长要多帮助孩子,让他们早日告别软弱,成为一个性格开朗、坚强勇敢的孩子。
3、传授社交技巧
性格软弱的孩子往往表现为社交不良,家长一方面要积极地塑造孩子坚强勇敢的个性,另一方面要传授孩子一些社交技能,比如“主动跟人打招呼”“学会分享”“别人欺负自己,要警告他不可以”此外,还可以邀请其他的孩子来玩耍,让孩子充当主人接待小朋友。家长要自动回避,让孩子们自由无拘束地参加集体活动。
4、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孩子软弱胆小,一个重要表现就是不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家长平时要多给孩子表达的机会,给孩子成长的空间,不要过分地压制孩子表达自我情绪和看法。家长不怂恿孩子主动挑事打架,但也不能鼓励孩子凡事息事宁人,家长要教育孩子懂得保护自己,为自己争取权益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人格。
孩子性格软弱的原因:
1、家长的过度溺爱
通常情况下,孩子是通过自主性的增强来建立自信的。而溺爱的家长,总习惯于事事包办。吃饭、穿衣、出门穿鞋等等必备技能统统包办,导致孩子成了生活中的低能儿。其实,家长的大包大揽,带给孩子的是对自己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做不好的自我认知。
2、家长训斥、打骂和冷落孩子
一些孩子生性胆小怕事性格软弱,了解一下其家长的性格与脾气,就很容易找到答案。对于家长来说,如果经常训斥、打骂和冷落孩子,用错误的方式对待孩子,会让孩子产生惧怕心理,遇事不敢反抗,心理自卑感越来越强。表现出来就是极度的软弱。
3、家庭教育过分严格
在过分严格的家庭教育下,由于孩子面对家长的强大压力,无法逃避,便习惯于对紧张刺激作出被动消极的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在家长面前的屈从,就可能发展为在别人面前的懦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