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自卑是一种不健康的心理,表现为过多地否定和贬低自己,抬高别人,影响了对自己正确、客观的判断,不能客观地、正确地看待自己和周围的人和事,自卑会影响到孩子人格的健康形成,严重的还会危害孩子的身心发展,因此当家长发现孩子有自卑的表现时,一定要及时做好引导。
自卑的孩子有什么表现?
一、不愿结交新朋友,拒绝与人交流。
如果孩子每天只喜欢待在家里,不愿结交新朋友,甚至拒绝与人交流,家长就要注意了。这可能是孩子社交能力差的表现,如果长期任由发展下去,将来他们更不敢与人沟通和交流,从而形成自卑胆小的性格。
二、自我评价太低。
无法客观地看待自己,过多地否定、贬低自己,抬高别人,总觉得自己的才智不如别人。不相信自己的能力,总害怕做错事被人嘲笑,缺乏意志力,遇到困难便会畏缩。一旦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就会自责。
三、不良自我暗示。
一个有强烈自卑感的孩子,会把失败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把成功归因于幸运。在面对成功时的欢呼,会表现非常排斥,希望保持低调,害怕下次失败受到别人的嘲笑。
四、回避竞争。
有的孩子不愿意参加任何形式的比赛和竞争,他们会想方设法的逃避,即使有时受到他人的鼓励参加比赛,也总会打退堂鼓,甚至比赛开始前就放弃。
五、没有主见,不敢行动。
自卑的孩子遇到事情往往都会没主见,他们只会唯唯诺诺、低眉顺耳。很多时候,他们也不会去采取行动改变现状,只会在心里千遍万遍的感春伤秋。
自卑的孩子家长怎么教育?
一、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
俗话说,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时,不能只盯着孩子的短板,更不要与人攀比,这样只会把他推向自卑的边缘。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势,扬长避短地加以培养,让他的长处得到更好的发挥,既满足心理上的愿望,又能让他对未来充满信心,从而变得越来越自信。
二、聚集成功。
家长要重点关注孩子以往成功的经历,从其生活、学习、交友、竞赛等成功的事例中提炼出积极因素,给孩子打气,有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心理暗示。
三、培养才艺。
“腹有诗书气自华”,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文学、艺术等兴趣爱好,培养其特长,多才多艺会让孩子内心充实,信心自然跟着来。
四、少去干涉。
家长应鼓励孩子主动交朋友,但不必对孩子间的交往过多干涉。有的孩子会觉得和同龄人玩无趣,喜欢跟大点的孩子玩,有的孩子跟大孩子一起玩会有挫败感,觉得自己能力不如人。所以要看自家孩子的实际情况,不能以自己的喜好强行筛选孩子的朋友圈。
五、学会鼓励。
鼓励是促使孩子前进的催化剂。生活中,许多孩子之所以出现自卑,大多是因为缺乏父母的鼓励,孩子还小不知道该怎么和别的小朋友交流,父母如果置之不理,很可能会让孩子养成不愿意与人交谈的习惯,久而久之等孩子长大后,自卑就会更为明显。因此,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尽量鼓励孩子与其他小朋友交流玩耍,要知道人类活动的本质就是交流,没有交流孩子只会变得自卑。当然,鼓励也可以用在其他方面,比如孩子做错了事,父母可以鼓励孩子勇敢承认;孩子考试没考好,父母也可以鼓励孩子下次努力。
六、降低追求。
有的父母很严格,就怕别人的孩子超过自己,所以要让孩子在方方面面都想拔尖,制定的目标很远大,但是孩子没有达到,就会怀疑自己的能力,极易造成自卑心理,所以克服孩子自卑心理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降低追求,制定一些孩子能较易完成的目标,孩子能一个月、一学期就可以达到目标的,让孩子有成就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