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活能自理的孩子就像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虽只有米粒大小,也能冲破深厚的土壤,成长为参天大树。而生活不会自理的孩子,如果再没有家长的教导,那长大也会成为一个“巨婴”,什么事情都做不好,什么任务也完成不了,到哪都会被人嫌弃和讨厌。
如何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1、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
在生活中家长们都很关心疼爱孩子,也要尝试着让孩子学会关心他人。比如说爸爸下班回家非常的累,这时可以躺在床上对孩子说自己好累让孩子帮着你按摩下,孩子再帮你按摩的时候你要很高兴的感谢,这样孩子尝试到了关心他人的快乐就会继续下去。这样会使孩子逐渐的学会关心他人,可以开始自己做事了。
2、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孩子在生活中很多事情习惯了让爸爸妈妈帮忙,有时候很简单的事情都要家长帮忙,这样下去会让孩子永远也独立不了。家长们可以让一些孩子自己可以做的事情自己来做,比如孩子穿衣服的时候袜子掉在地上了,非得要爸爸妈妈帮忙捡起来,其实自己是可以办到的,这时候爸爸妈妈可以告诉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自己做,这样就会让孩子懂得自己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在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慢慢的独立起来,不会什么事情都要让别人帮忙了。
3、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给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长要给孩子一个独立自主的好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如果你自己就是一个处处依赖他人,对什么事都拿不定主意、动不动就寻求帮助的人,那你不要指望你的孩子能够独立自主。你的一举一动,还有你的品质,都是孩子模仿和学习的榜样。
孩子拥有生活自理能力的好处:
1、对于培养他的独立意识有帮助
培养孩子自理能力同样也是培养他的独立意识,让孩子可以独立完成一些事情。需要家长有足够的耐心指导孩子完成一件以一件事情,慢慢才能培养孩子的儿童意识,对于以后孩子的发展有好处。
2、帮助孩子融入集体生活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可以让他更快地融入一个集体中。最开始接触到就是幼儿园的生活,在上幼儿园之前,家长要教会他自己吃饭,上厕所、穿衣等等。
3、对于孩子自立有帮助
孩子学着自己完成一件事,慢慢地就学会了自立。同时孩子也会养成独立的性格,对于孩子日后的成长有帮助。
4、可以锻炼孩子肌肉群与动作的协调性
动作教育是孩子必需学习的课程,目的是为了培养自我管理的能力,责任感与良手的生活习惯。家长要让孩子学习自己完成某一个动作,通常这些动作可以让身体的协调性增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