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很多家长担心自己的孩子性格内向,觉得内向的孩子老实、容易被欺负、不善交际,甚至冒不了头,所以想法设法的改善孩子的性格,比如强迫孩子在别人面前表演,强迫孩子外出活动,但是这样做往往适得其反,孩子反而变得更加内向。
小孩内向怎么办怎么开导?
一、不要总是冲孩子发脾气。
如果家长想要引导孩子的性格变得乐观开朗,让孩子在生活中多去表达自己,就千万不要总是冲孩子发脾气。内向的孩子心思也比较细腻,家长总是对孩子发脾气骂孩子的话,孩子内心就会紧张和害怕,缺乏安全感,觉得自己在这个家里面呆的没意义,变得孤立自己,不愿意再多说话,也会形成自卑、胆小的性格。
二、尊重孩子的意见。
我们做父母的经常是强迫性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一切,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会对孩子造成不自信,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也会给以后的交流上带来很多的被动。
三、多制造孩子与人接触的机会。
第一次单独让孩子尝试与人接触,孩子一定会因为不知所措而胆怯,这时候家长的陪同就是起到了“壮胆”效果。做了一次之后,就可以安排孩子独立去尝试完成这个任务,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历,孩子往往第二次就很容易成功,从而迈出自己社交的第一步。
四、让孩子学会分享。
很多孩子初期性格内向就是因为不懂得分享,在社交生活中没有参与感和归属感,慢慢地就讨厌社交了,但是妈妈要注意引导孩子进行分享,一方面是要把孩子的生活经历分享给大家,当然,初期的时候要引导孩子把孩子成功的、精彩的事情拿出来和大家分享,这样孩子就会收获自信,从而爱上分享。另一方面就是让孩子学会和大家分享自己的东西,这样能给增强孩子的参与感,带动孩子社交,还能从中收获友谊,大家都乐于和孩子交往了,孩子也就被动地学会了社交,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呢。
五、放手让孩子独立锻炼。
大多数内向的孩子是因为客观原因的限制,缺少了跟外界交流的机会,所以家长们要努力制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去跟外界接触,与人交流。家长可以制造一些简单任务让孩子完成,比如单独去买东西等,这些都是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孩子的内向性格。
六、父母多陪伴孩子。
最好的爱是更多的陪伴,而不是物质品的堆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应该多抽出时间陪伴孩子,听孩子讲述学校的生活,了解孩子心理动向,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安全感,让孩子更加勇敢的去表达自己,释放自己,孩子会更加的勇敢,更加自信,生活的更加幸福。
七、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面对诸多挑战,这都是孩子成长的契机,所以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自信,让孩子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当孩子拥有了自信,也就有了前进的勇气与动力。而且自信的孩子更容易拥有一颗宽容、豁达的心,也更能笑对挫折和不公,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