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孩子胆小懦弱的性格,其实大多数都是后天“培养”出来的,也许你的“爱”就是导致孩子胆小心理的原因。所以,家长在教育小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正确的释放“爱的信号”,同时多给与教导和指引,让孩子既感受到温暖的同时,还能锻炼自身的能力。
小孩子胆小懦弱该怎么教育?
1、多鼓励孩子以增强自信心
胆小的孩子往往比较内向,容易自责,缺乏勇气,不太敢跟人交流,做事畏首畏尾,害怕失败。如果家长能多给予肯定和表扬,能让胆小的孩子激发勇气和动力,增加自信,更好地完成一些任务。
2、增加孩子与人接触交流的机会
可以多鼓励孩子参加集体活动,消除孩子对陌生人的恐惧感,增强集体意识,开阔眼里,感受他人的友好,体会与人交往的乐趣以及环境的温暖与支持。平时也可以多邀请小朋友到家里做客,增加孩子与好朋友相聚的机会,找到能玩到一起的好朋友,体会生活中的快乐,时间长了孩子会变得活泼开朗。
3、主动磨炼孩子
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非常重要,父母不可一味包办代替,要放手让孩子亲自去做,去尝试,不怕失败。当孩子在不断尝试中,会逐步增强生活技能、与人交往能力、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适度的挫折与磨难可培养孩子的逆商,有利于孩子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有利于孩子的成长。
4、要学会放手
允许孩子做他自己,不要横加干预、评头论足与否定,在旁边陪伴、看着即可。学会欣赏孩子,允许孩子有他的观点和意见,不要干涉太多。家长要多鼓励、多肯定,夸奖孩子要具体。
5、多进行体育运动
孩子进行体育项目,可以锻炼耐力、磨练意志、克服困难,当孩子遇到其他事情时,都感觉是小事一桩,很容易面对。跑步、游泳这些项目,都很适合孩子,也能够简单操作,家长可以带孩子训练起来。记得儿子小时候学游泳,开始总是害怕憋气,他害怕喘不动气、有危险,后来在家里拿脸盆练习,逐步掌握技巧,再去游泳就很轻松,越来越大胆。
小孩子胆小懦弱的原因:
1、父母的暗示
比如说,晚上的时候,孩子正安静地睡在自己的小房间里,突然电闪雷鸣,妈妈跑过去惊慌地把孩子抱在怀里,孩子从妈妈惊恐的动作中学会了害怕雷电,甚至从此不敢一个人在小房间睡觉。
2、过分的关怀
生活中有这样的现象:孩子在幼儿园与小朋友玩时跌了一跤,虽然跌得不轻,却皱皱眉头站起来了。但是,如果爸爸妈妈在身边,可就麻烦了。这是因为孩子第一次跌跤时,虽然跌得不重,可仁慈的父母赶快抱起孩子来,又是揉又是问。以后孩子独自玩耍时,又是千叮咛万嘱咐,难怪有一位儿童心理学家说:“聪明的家长总是跟在孩子的后面,缺乏教育经验的家长总堵在孩子前面。”
3、不适当的表扬
表扬是对行为的鼓励和肯定,它起着心理的强化作用。一位受异性欺负而不敢声张的女大学生这样说:“爸爸从我小时候就当着亲戚朋友的面夸我听话、老实。从此我就失去了在陌生人面前争辩抗争的能力,甚至不会在众人面前哭喊,好像命里注定我只能扮演逆来顺受的倒霉角色。”不适当的表扬使孩子的行为向不良方面定型化。早期的行为定型,更容易持久,甚至影响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