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内向的孩子怎么教育

匿名 2022-11-24 15:05 275次浏览

家里的儿子性格有点内向,社会交往能力也不好,从来不会主动参与集体活动,上回老师让他表演唱歌,他拒绝了,我问他你不是唱歌唱的挺好的吗?他说他担心自己表演不好,怎么教育这样的孩子好一些呢?对内向的孩子怎么教育?

精选回答

现在很多的家长都喜欢打击式教育,就是无论孩子做得多好,都不会表扬,就是批评,希望孩子不骄不躁,继续努力。殊不知,长时间得不到父母肯定的孩子,会渐渐的失去信心,变得内向!内向的孩子,不喜欢与人发生冲突,在面对意见分歧的时候,往往会选择委曲求全,息事宁人的方式来寻求安稳,也正是这种性格,使孩子容易受到欺负,慢慢地丧失自信和自尊。

对内向的孩子怎么教育?

1、鼓励孩子走出去。

父母的鼓励才是推动孩子逃出内向“魔爪”的动力,对于内向的孩子,父母就要多多的鼓励,鼓励孩子勇敢的走出去,让孩子勇敢的面对陌生的世界,大胆的接触一些新鲜事物,培养孩子的兴趣,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的性格活泼起来,塑造孩子的个性,让孩子生活的更开心。

2、让孩子学会生活,把握自己。

家长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内向性格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家长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家长要学着放手,让孩子独立去做一些事情,要给他们锻炼的机会。

3、主动与孩子交流。

孩子性格内向,一般都是因为平时说话少,特别是与父母说话的机会少,这就需要父母做到与孩子多交流,多去了解孩子的真实想法和需求,引导孩子多说话,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不拿孩子与他人做比较。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拿自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认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让孩子有危机意识。可是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封闭,因此家长要承认孩子之间有差异,用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做更好的自己,让孩子获得积极、肯定的评价。

5、给孩子做示范。

家长要以身作则,多与他人沟通,孩子也会照着去做。俗话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每天跟父母在一起的时间是最长的,父母的行为给孩子带来的影响是非常的大。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给孩子正确的引导。

6、尊重孩子的意见。

我们做父母的经常是强迫性的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安排孩子的一切,往往忽略了孩子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意见,久而久之会对孩子造成不自信,自己处理事情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也会给以后的交流上带来很多的被动。

7、给孩子安全感。

很多孩子之所以内向,很大原因是缺乏安全感,没有自信,不敢和小朋友一起玩,怕被小朋友拒绝。父母多给予孩子安全感,多抽时间陪孩一起玩耍,多增加亲子时间,增加亲子关系,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安全感。

月弯弯 2022-11-24 16:58

相似问题

  • 内向的孩子怎么教育

    孩子性格内向是一种缺陷,往往是因为他们缺乏安全感、缺乏自尊、缺乏自信心。如果家长们任由它这样发展下去而不及时加以引导,那么日后可能会对孩子的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想要让孩子变得开朗起来,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批评和唠叨,要对孩子多些鼓励和赞美。

    内向的孩子怎么教育?

    一、鼓励和赞美孩子。

    经常挨批评的孩子很容易进行自我否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变得胆怯、含羞、怕出错。家长一定要多给予孩子一些赞美,尤其是内向孩子跨出第一步的时候,爸妈一定不要吝啬你的赞美,多鼓励孩子,让他们一步步做到更好。

    二、通过角色扮演来锻炼孩子。

    家长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邀请家人一起参加,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与人交流的机会,而逐步的可以邀请孩子不熟悉的玩伴一起加入,给予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三、给孩子机会表达自我。

    沉默寡言,不敢表达自己的个人看法,这是内向孩子的共有特征。作为家长就要引导孩子说出自己的想法,不要凡事下指令,多充当听众,给予孩子说话的机会,你会发现内向孩子的语言天赋并不差,只是需要你如何将之发挥出来。

    四、家长多和孩子说说话。

    大部分家长都不知道,孩子学习语言的基础来自模仿。因此,父母没事时要多跟孩子说话,让他们熟悉语言,这样才能让他们对语言,时刻保持高度的敏感。由于内向的孩子很少主动开口说话,家长应该主动和他交流,只有明白他的所思所想,才能引导他打开心扉。这样,他也就渐渐愿意和其他小朋友一起交流、玩耍。

    五、带孩子参加一些活动。

    如果孩子的性格太内向,不喜欢表达自己,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集体的活动。刚开始孩子可能会有一些不适应,随着时间越来越长,孩子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孩子经常接触外界的新鲜事物时,会在潜意识里帮助他养成一种主动与人沟通的习惯,当他养成了这种习惯之后,再将他放入陌生环境的时候,他自己就会与人主动沟通。

    六、给他分配家务。

    内向孩子喜欢被欣赏和需要。这能增强孩子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也能增强孩子自信。我们完全可以从家庭生活开始,给他提供为家庭服务的机会。比如做家务,就是让孩子帮忙很好的方式。对于小一点的孩子,可以在你收衣服的时候让他帮忙叠衣服,给花草浇水,大一点的孩子,可以请他专门负责一顿饭,或者照顾两个小时弟弟妹妹,都会让他们觉得适度兴奋和重要。

    七、培养兴趣。

    家长们可以从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方面入手,对孩子的喜好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并以此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在生活中有爱做的事情,防止他因为内向的原因封闭自我。多培养他的兴趣爱好,也容易让他找到爱好相同的朋友,有利于他走出自己内心封闭的小圈子,多多跟别人互动起来。

    2022-11-16 20:26查看全文
  • 孩子太内向该怎么教育呢

    内向是一种潜在的性格表现,并非是朝夕可以改变。因此家长不能用强硬的手段来纠正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敏感的内心变得更胆怯,起到反效果。想要改善孩子内向的性格,家长一定要注意把握好方式。

    孩子太内向该怎么教育呢?

    1、认可。

    孩子内向,在很大程度上,是天生的。父母应尊重上天的安排,接受孩子内向的性格。

    2、欣赏。

    内向的孩子,其实像外向的孩子一样,也拥有许多可贵的品质,比如:思想深沉、人格独立、见解独特、意志坚定……父母应全面的看待孩子,发现孩子身上迷人的优点。

    3、培养孩子一项集体运动技能。

    比如足球、篮球、排球等群体性活动,如果孩子还是不适应,那么就先从乒乓球、羽毛球开始。尽量少让孩子独自去锻炼活动,让他在群体性活动中慢慢找到乐趣。

    4、培养孩子一个兴趣。

    不需要孩子多才多艺,只需要有一个兴趣、一个技能其实就可以让内向的孩子获得与其他孩子交流的渠道,可以让他和其他孩子有一定的区别,这一区别足以让他产生更多的交流。

    5、不拿孩子与他人做比较。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忍不住拿自家的孩子与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认为这样可以激励孩子,让孩子有危机意识。可是这种教育方式无疑是会伤害到孩子的自尊心,让孩子变得更加自卑封闭,因此家长要承认孩子之间有差异,用全面、客观、发展的眼光看待孩子,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鼓励孩子做更好的自己,让孩子获得积极、肯定的评价。

    6、教给内向孩子交往技巧。

    内向的孩子不是不能享受社交,只是他们会感觉较累,需要不时调整自己,恢复能量。家长要教给孩子,怎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内向的孩子常常在心里说话,以为别人都知道了,实际他并没有说出来。提醒孩子,必须说出来,别人才能知道。

    7、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

    父母日常多带孩子参与户外活动,和孩子一起和陌生人交流,培养孩子与外界的交流能力,让孩子一点点感受到和外人交流并不困难,胆小内向的性格逐渐就可以慢慢改变的。

    2022-11-16 19:37查看全文
  • 内向不自信的孩子怎么教育

    孩子内向不自信,会影响一生。如今的社会外向自信的人才会拥有更多的机会,更容易成功。内向不自信的孩子在现实生活中似乎总能遇到更多的烦恼,不乐于接触不熟悉的人、不善言辞、适应环境慢,家长也常常为此苦恼,但是又不知道如何去解决。

    内向不自信的孩子怎么教育?

    一、尊重孩子的天性。

    有时候孩子和父母说话,或者想要父母陪他玩,父母会觉得烦,觉得自家孩子怎么这么调皮。就吼孩子。父母要时刻谨记孩子的这种性格不是问题,尊重孩子的性格,不可以强求。只有这样,才不会出现揠苗助长的事,不要过激的去纠正孩子的性格问题,这只会让孩子失去安全感,更加内向。

    二、不要打击孩子。

    家庭教育中,父母不要随意说孩子“不会说话、内向、胆小鬼”等话来打击孩子。这只会增加孩子心理压力,其实孩子没有父母想象的那般不勇敢,反而在父母的标签和责备下会变得愈胆小退缩。所以,尽可能地用鼓励的话语和孩子交流,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三、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一个懂礼貌,关心他人,善于分享的孩子会更容易被别人接受。在小朋友的成长过程中,交友和游戏是他们展示自己能力的重要途径,能够获得其他小朋友的喜欢和认同,可以大大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不要总是拿自己的孩子与别人比较。

    爸爸妈妈平时要注意不要拿自己孩子的缺点去和他人的优点比较,要让孩子知道自己很棒,要学会欣赏孩子的优点,并且给予鼓励。

    五、有意识地锻炼孩子的胆量。

    爸爸妈妈可以带孩子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情,从简单到困难,并且告诉宝贝,你真的很棒,可以克服困难,获得成功,我们为你骄傲。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锻炼孩子的胆量,并且看到自己的优点,增强自信心。

    六、营造一个和睦的家庭氛围。

    一个生活在气氛和谐的家庭环境中的孩子,会更具有安全感。他们可以与父母亲密接触,和父母诉说自己的烦恼,他们活泼快乐,远离忧郁和恐惧,比起其他孩子,他们更容易摆脱负面情绪,追求阳光自信的生活。

    2022-10-12 19:00查看全文
  • 内向胆小的孩子怎么教育

    人的性格都是天生的,如果小孩子性格内向,请不要严厉地责骂,这样会得不偿失。请和孩子耐心的沟通,让他学会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勇敢的和人接触。在不断摸索和成长的过程中,自然就会开朗和勇敢了。

    内向胆小的孩子怎么教育?

    一、帮孩子树立自信心。

    内向、胆小是一种难以控制的情感,家长不要总是以告诫的语气提醒孩子,经常的强化很容易使孩子进入恶性循环,开始怀疑自己的价值,当孩子默认了这个标签,就会变得越来越胆小,慢慢地就更难走出来了。家长要不断的鼓励、支持孩子,帮孩子树立自信心,让孩子充分相信自己,正确认识自己,这样孩子就不会因为自卑而多疑了。

    二、放手让孩子独立锻炼。

    大多数内向胆小的孩子是因为客观原因的限制,缺少了跟外界交流的机会,所以家长们要努力制造一些机会让孩子去跟外界接触,与人交流。家长可以制造一些简单任务让孩子完成,比如单独去买东西等,这些都是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孩子的内向胆小性格。

    三、通过角色扮演来锻炼孩子。

    家长可以和孩子玩角色扮演的游戏,邀请家人一起参加,让孩子在游戏中得到与人交流的机会,而逐步的可以邀请孩子不熟悉的玩伴一起加入,给予孩子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

    四、多制造孩子与人接触的机会。

    第一次单独让孩子尝试与人接触,孩子一定会因为不知所措而胆怯,这时候家长的陪同就是起到了“壮胆”效果。做了一次之后,就可以安排孩子独立去尝试完成这个任务,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历,孩子往往第二次就很容易成功,从而迈出自己社交的第一步。

    五、帮助孩子找到长处。

    家长永远是孩子的坚强后盾,告诉孩子,任何人都有长处和短处,只看到自己的短处而不懂得发挥长处是片面的。有的孩子有音乐天赋,有的孩子会绘画,有的孩子能言善…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孩子喜欢,不妨鼓励他发展,谁说爱好不能成为技能呢?专注或擅长一件事情能帮助孩子建立自信。自信对于孩子的智力发展影响很大,定要引起父母的重视,帮助孩子重建信心,正视自己提升孩子的智力发展,使他们健康成长。

    孩子内向胆小的原因有哪些?

    1、吓唬教育。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听话会选择吓唬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害怕,认为父母不爱自己。这种害怕总是会陪伴着孩子,所以在做事情时难免会畏首畏尾。

    2、过度教育。

    有的家长总喜欢替孩子做好各项准备,为了安全,更是不准孩子做些他们想做的事。要知道,这样做往往容易让孩子丧失自理能力,缺乏独立性的同时还变得胆小,不愿探索,难有冒险精神。

    3、批评教育。

    孩子还小难免会有犯错的时候,有的家长总是不分青红皂白,严厉地批评孩子,而这很容易打击孩子的自尊心,给孩子的心理造成阴影,让宝宝变得胆小懦弱。

    2022-10-10 19:18查看全文
  • 孩子不懂礼貌脾气大怎么教育

    孩子慢慢长大之后,就会有自己的决定和想法,这时候父母所说的话语,就有可能不被孩子接受,如果长时间被娇惯,孩子自然而然有可能利用一定的方式去回击。不尊重别人是很多孩子发脾气时会有的情况,一些家长看到孩子这样会选择责骂孩子,但往往责骂的越多孩子越暴躁。

    孩子不懂礼貌脾气大怎么教育?

    1、隔离冷静情绪过激的孩子。

    面对正在生气口不择言的孩子,家长可以让他先单独冷静一下,等到情绪稳定后再与孩子进行交流,让他了解自己刚才的行为是不礼貌的,会让对方感觉不舒服。爸爸妈妈切不可自己先发一顿脾气,最后不了了之,让孩子不清楚自己错在哪儿,也不知道怎样做才是正确的表达方式。

    2、巧用奖惩制度,多给孩子足够的锻炼机会。

    父母可以多带孩子外出,让宝宝一同参与各种成人的社交活动,在这些活动中模仿成人的各种礼仪行为。如果孩子在适当的场合表现得体,或者展现出有礼貌的良好举止,就奖励一张贴画;如果表现粗鲁无礼,就拿走一张贴画。当贴画积累到一定数量时,可以让孩子选一件自己喜欢的小玩具或书籍,进一步强化宝宝的礼貌行为。

    3、耐心引导,合理利用期望效应。

    平时,家长可以用诸如“宝宝会成为一个懂礼貌的孩子”的话语激励宝宝,给宝宝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让他朝着父母期望的方向发展。

    4、强化孩子的自尊意识。

    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尊意识就会我行我素,无动于衷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父母要教孩子学会尊重别人,从而达到自尊,明白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会遭到别人的厌恶。只有使孩子建立了自尊心,并且不断地强化它,孩子就会在意自己的形象,从而改正自己的不良言语和行为。

    5、教孩子学会说各种文明用语。

    父母应该在孩子懂事的时候,就利用各种场合教孩子学说各种文明礼貌用语,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对孩子进行强化记忆,让孩子养成使用文明用语的习惯,这样的孩子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

    6、父母做个好榜样。

    孩子有没有礼貌不是天生的,是后天培养出来的,而且孩子天生就喜欢模仿别人,所以爸爸妈妈在生活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注意讲礼貌,尊敬老人,给孩子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7、允许孩子自由发挥。

    如果家长总是一味要求孩子按照自己所规定的路线发展,而不给孩子应有的辛苦空间,这样也是不行的。家长一定要学会给孩子他们独立思考的空间,最好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给孩子安排一个他们自由活动的空间,做到让孩子自由生长。

    2022-12-01 18:23查看全文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