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孤僻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匿名 2022-09-08 18:17 228次浏览

女儿今年高一,16岁,性格比较孤僻。她初中时候转过一次校,之前的性格也很内向,但现在变得更沉默了,在学校都没有朋友,平时也是独来独往。回到家后也不跟我们沟通,就把自己关在屋里,一天说的话都不超过十句。性格孤僻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精选回答

有些孩子因为自小缺乏父母的陪伴和关爱,内心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性格就会变得孤僻。但大多数父母很少能在第一时间注意到孩子的不对劲,以为孩子只是内向。直到孩子变得越来越寡言少语,甚至影响到人际交往和学习成绩时,家长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性格孤僻的孩子有哪些表现?

1、容易发火。

性格孤僻的孩子往往很容易发火,只是一些小的争执,可能就会对朋友甚至父母动手,行为十分恶劣。孩子之所以这么做,说明孩子是缺失安全感的,他们希望通过暴力的方式来保护自己。

2、不喜欢讲话。

孤僻的孩子一般都不爱讲话,不喜欢被陌生人接近,不喜欢和人交往,对别人的呼喊没有反应,也不跟人打招呼。与集体相处的能力比较弱。

3、不会建立人际关系。

性格孤僻的孩子不会和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通常喜欢独自玩耍,不喜欢或者不懂得怎样和其他孩子一起玩,也不会去参加团体游戏,所以往往不懂得如何建立属于自己的社交圈。

4、不关心别人。

性格孤僻的孩子只关心自己的世界,不会主动去了解并关注别人的世界。身边小朋友受伤、或者是集体获得某些荣耀,孩子都不会在乎,对整个世界都漠不关心。

5、生活模式比较固定。

当孩子性格变得孤僻后,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会变得刻板。甚至沙发的移动,以及饮食的改动都会影响到他们的情绪,让他们觉得不安。

6、喜欢独处。

性格孤僻的孩子喜欢独来独往、离群索居。因为他们不喜欢与人沟通相处,所以总是热衷于建立属于自己的小空间。情况严重时,孩子甚至还会对他人怀有厌恶、戒备和鄙视心理。

性格孤僻的孩子该怎么改变?

1、多与他人交流思想。

孤僻的孩子常以灰暗消极的心理去判断别人的行为,经常猜忌他人。因此,家长要多让孩子和身边人交流感情,让孩子去共情他人的情绪,打破与他人相处时的障碍,孩子孤僻的性格就能有所缓解。

2、让孩子克服“以自我为中心”。

孤僻的孩子最主要的特征还是以自我为中心,藐视他人和群体。想要孩子克服这一点,就必须让孩子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引导孩子去适应他人的节奏,逐渐与他人协调。

3、给孩子高质量的陪伴。

有些家长工作忙碌,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孩子缺失安全感,性格就会变得孤僻。所以,家长应该留出充裕的时间陪孩子。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下成长,才能觉得快乐,才能拥有安全感。

福袋hhh 2022-09-08 21:57

相似问题

  • 孩子自卑有哪些表现

    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每个人的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孩子的心理也是这样,孩子们的认知能力有限,不能对自己有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此,他们经常会放大自己的弱点,夸大别人的长处,从而是脆弱的心灵遭受打击,慢慢养成了自卑的性格。有自卑倾向的人常常把失败归因于自己无能或倒霉的命运,而把成功归因于侥幸,有这种心态的人时常会孤独寂寞、离群索居、灰心丧气,以致于在为人处事诸方面丧失勇气和信心。

    孩子自卑有哪些表现?

    1、不敢与别人进行眼神交流。

    自卑的孩子往往存在社交障碍,甚至是正常的眼神交流和沟通都变得非常的困难,更多的时候,自卑的孩子会一个人躲在角落里,而不是跟小朋友们一起玩耍。

    2、做事畏首畏尾。

    自卑导致孩子不自信,做事畏首畏尾,躲在自己的小世界中,与成功擦肩而过。

    3、胡乱比较。

    比较是人的天性,不光是小孩,大人之间也存在不少的比较,但是孩子更爱比较,身体上、生活物质条件上、学习上,方方面面都喜欢比较,比别人强就高兴,比不上别人就不开心,自卑。

    4、过分追求表扬。

    自卑感强的儿童,总感到自己不如别人,但另一方面,又非常希望自己能有优秀的表现。所以,他们有着比一般儿童更强烈的获得别人赞扬的愿望,甚至会以不适宜的方式寻求他人的赞扬。因为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因自卑的感受。

    5、过于敏感多疑。

    自卑感强的儿童,往往伴有不安、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对别人的评论十分敏感,特别是对别人的批评,更是感到难以接受,甚至耿耿于怀,还会呈现出一种病态的自我保护心理,对别人的批评会作出过度的反应,如大哭大闹,极度消沉等。甚至会总无中生有地怀疑他人不喜欢或者怪自己。

    孩子自卑怎么引导?

    1、多和孩子平等交流。

    父母在跟孩子谈话的时候,总是带着一种教育的心态,这样很容易让孩子感觉自己的地位比较低。所以父母在跟孩子交流的时候,以朋友的心态,以平等的态度跟孩子讲道理,是有助于增强孩子的自信心的。

    2、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

    家中如果能够开辟出一个小天地,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让孩子在哪个空间里面自由地玩耍,不受束缚,孩子会因为拥有了一个自己的空间而感到非常骄傲,从而可以增强自身的自信心。

    3、鼓励孩子多交朋友。

    孩子需要机会与不同个性的孩子交往,这样可以取长补短,并且孤僻的孩子要多交些开朗的朋友,这样可以有效避免自卑心理的产生,同时也要多鼓励孩子参加一些冒险的活动。

    4、扬长避短。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所以家长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帮助孩子扬长避短,强化长处,以弥补不足的地方,帮助孩子正确看待自己的不足,将自卑心理转化成动力,让孩子变得更加努力,更加优秀。

    5、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值。

    有些孩子之所以自卑,过于低估自己的能力,往往是因为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提出的一些要求甚至是不符合孩子的年纪和实际能力,严苛的要求很难让孩子体会到成功的乐趣,长时间的挫败感积压在心里,就会造成孩子的不自信。所以家长需要适当的降低对孩子的期望,减轻孩子的心理压力,对于孩子的每一次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让孩子能够感受到自己的价值,以及努力的意义,逐渐树立自信心。

    2022-10-28 23:53查看全文
  • 孩子自理自立的表现有哪些

    当前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条件越来越好,对孩子的溺爱、娇惯的家庭为数众多,因而使得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普遍下降。不过还是有家庭培养自己的孩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孩子的,那么这样的孩子都会有哪些体现呢?

    孩子自理自立的表现有哪些?

    1、孩子有很强的内在动力,孩子认定的东西和事情能够自己想办法,独立的去完成或者是得到。

    2、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而不是控制关系,孩子们的想法和愿望被征求和考虑。

    3、孩子在父母的支持和指导下,做出自己的决定,并不是完全的听从父母的意见。

    4、有困难先自己解决,动手动脑。并不是一味的依赖父母,在实在无法解决的情况下会寻求他人的帮助。

    5、习惯一个人做一些事情(出门逛街,吃饭,旅游,完成复习,找到工作,奖励自己)。

    6、心理上不为他人而活,不为获得他人认同感而活。而是为了自己价值的体现而活。

    7、学会拒绝,简单明了,没有负罪感。不会因为其他的因素造成影响。

    2022-10-12 19:29查看全文
  • 五岁孩子不自信的表现都有哪些

    是人都会有不自信的经历,只是不自信是有比较的,这也可以说是自卑程度。而适当的自卑感可以起到激励作用,但是过度的自卑感会让孩子内心封闭,严重的还会引发精神方面的疾病。现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存在的很多心理问题,自卑是最常见的,但是有很多家长分不清孩子是否有不自信的表现,那么,就要家长多补充一下这方面的知识了。

    五岁孩子不自信的表现都有哪些?

    1、过于听话

    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不喜欢那些顽劣的孩子。但心理学家认为,儿童在言行方面略有越轨,对他们的身心成长有益。那些对家长言听计从的孩子,通常低估了自我价值,自信心比较弱,对环境和生活中发生的事物怀有恐惧。他们把良好的行为作为自我保护手段,因为他们所犯的错误越小,所谓的“风险”也就越少。这都是他们自信心不足的表现,因而在人格成长方面,缺乏进取独立的能力。

    2、过分依赖性

    有时候一般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事情,却偏偏不愿意自己完成,想要依靠周围人来做。这类孩子往往担心自己做的不好,对自己不相信,要爸爸妈妈帮忙做肯定会比自己强。习惯了父母给自己做好一切。

    3、不愿意和周围人说话、交流

    有时候孩子因为经常被批评、指责,会变得少言少语。周而复始,便不再爱和周围的人说话、交流,觉得尽量少说话可以减少甚至避免挨说的机率。

    4、经常羡慕其他小朋友

    有时候孩子总是看着其他小朋友的东西好,生活好;有漂亮的衣服、好玩的玩具;虽然自己也有这些,但总是觉得不如别人的,不爱玩自己的。在此类孩子心中,已经开始有了对比、比较、甚至攀比的心理。当自己的生活环境没有其他人优越时,逐渐会产生羡慕的心态,对自己的排斥,如果不正确引导很有可能导致嫉妒心理。

    五岁孩子不自信怎么办?

    1、用适当的方式沟通

    家庭教育中,家长总是以命令的方式育儿,这就导致了孩子做事总怕犯错,畏手畏脚。如果孩子犯错,一定要用温和的语气分析为什么犯错,用良好的方式沟通。

    2、尊重并认可孩子

    孩子的意见被尊重,是通往自信的阶梯。当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尽量让孩子自己挑选款式和颜色,不要否定孩子的眼光。当孩子独立做事情的时候不要急于否定,一定要认可孩子的才干和能力。

    3、多鼓励孩子

    可以多一些鼓励、包容,千万不能批评孩子,过分打击孩子的自信心和积极性。当孩子有一些念头或内心想法的时候多鼓励,而且要鼓励孩子勇于行动,只有这样才能够让孩子慢慢胆子变大、乐观外向、活泼开朗。

    4、培养孩子的成就感

    成就感对于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有了成就动机孩子就能以高标准要求自己,并力求取得成功。四至五岁的孩子喜欢被别人夸奖和称赞,家长要利用孩子这一特点,树立孩子的自信心,使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5、促进孩子的人际关系

    也应该鼓励小朋友去玩耍,去和小朋友交流,让孩子多一些与同龄儿童做好朋友的机会,才能够让孩子学会交流、表达,积极主动和别的小朋友要分享自己的心事,分享自己的玩具,才能够让孩子慢慢变得外向。

    6、鼓励孩子特殊才能的发展

    家长要培养孩子在体育、音乐、艺术、文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特殊才能。特殊才能的发展不仅能满足孩子自我表现的欲望,还能使他从成功的喜悦中获得自信。

    7、家长要给予孩子陪伴

    可以多给孩子一些陪伴,尤其是内向孩子很容易因为与父母关系比较差、缺乏父母陪伴而引起过度自卑、容易焦虑、紧张等一系列问题,缺乏父母的支持和鼓励,很容易让孩子变得特别内向。

    2022-09-29 19:10查看全文
  • 什么家庭出来的孩子性格孤僻

    孩子性格孤僻对于很多家长而言是比较苦恼的事情,一方面是自己有些束手无策,不知道该如何使孩子得到转变,另一方面是对孩子未来的担忧,因为孩子性格孤僻对孩子以后的人际交往非常的不利,那么,怎么改变孩子的这种性格呢?

    什么家庭出来的孩子性格孤僻?

    第一、父母冷漠无情的原生家庭

    有一种父母对亲情很淡薄,甚至是夫妻之间都是各自过各自的,从来没有互相关心过,夫妻之间仍是如此,更不要说对其他人了,他们对别的亲人甚至自己的亲生子女恐怕更冷漠!这种父母组成的原生家庭根本不能算是一个家庭,因为一个正常的家庭让人感觉到有温馨、有关爱、有安全感等,而这种家庭似乎从来没有过。

    父母的冷漠无情,也许是上一代家庭带到下一代家庭的,但这种冷漠着实伤害到一代又一代的人,甚至把冷漠自私传播到身边的每一个人!

    第二、没有爱的单亲家庭

    有一种离异的单亲家庭,由于感情出现矛盾和裂痕形成了一个人带孩子的局面。夫妻因为感情出现问题离婚这个可以的,因为经常有矛盾的感情还不如离了算,但是一个人带孩子,父母的角色都在一人,那么照顾好孩子的身心健康的难度远远大于之前两个人的时候。当然,在现实,有些男女也确实能够做好又做父亲又做母亲的角色,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做好的,比如没有爱、计较自私的人就不能一同做好这两个角色。

    孩子的童年是脆弱的,既需要母爱又需要父爱,二者缺一不可,可没有爱的单亲家庭甚至连自己应该做的角色都不能够做好,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怎么可能不自卑!

    第三、经常发生家暴的原生家庭

    有一种丈夫,经常恐吓、甚至毒打自己的妻子,与妻子发生矛盾时气急败坏就对自己的妻子拳头相向,整个家庭充满戾气和血腥味。孩子在这样的家庭成长,无疑就是暴力和血腥的见证者,也是暴力的受害者!

    童年的孩子看到家暴的情形无疑是胆颤心惊的,随着年轻的增长心里害怕可能会慢慢地转化了仇恨,在心里为自己被家暴的母亲鸣不平,但又矛盾地恨母亲的懦弱。在这种的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极有可能养成既孤僻又矛盾有极端的性格,遇到不顺的事情情绪极不稳定,很可能会做出一些极端的事情!

    孩子性格孤僻家长怎么教育?

    1、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

    父母应该给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要把孩子当成是家庭中重要的一员,用民主和自由的交流和沟通方式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体会家庭的自由和快乐。这样的家庭氛围能够培养孩子活泼开朗的性格。

    2、拒绝打击式教育

    家长要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不要对孩子一味地进行打击式教育。日常生活中,父母可以分配给孩子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事务,同时鼓励孩子的付出和进步,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以及父母对自己的信任。不要经常打击孩子的信心,要让孩子学会积极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3、鼓励孩子融入集体

    父母应该鼓励孩子学会与人交往。性格孤僻的孩子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可能会展现出自己的胆怯,父母在这时要有耐心地鼓励孩子,让孩子主动改变自己。同时,父母也应该帮助孩子理解集体的真正含义,教会孩子把其他人看成自己的兄弟姐妹,积极融入到集体中去,学会去参加集体活动,在活动中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

    2022-09-08 19:44查看全文
  • 孩子性格孤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当孩子遇到困难的时候,如果父母不主动了解情况,及时进行思想交流,这种负面的情绪,会让孩子形成孤僻的性格,要让孩子学会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正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合理表达自己的情绪。

    孩子性格孤僻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父母对孩子的担心和过分的爱护,往往剥夺了孩子参加社会交往的机会。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好了,孩子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没有经受过锻炼。因此一旦家长不在身边,孩子遇到问题往往束手无策。

    2、家长对于孩子的要求过高,常常以大人的标准来衡量孩子,动不动就指责孩子这不行,那不行,没有出息等,这会使孩子变得自卑感很强。孩子会觉得家长讨厌自己,周围的人也都不喜欢自己。于是孩子变得远离家长,性格也越来越孤僻。

    3、生活环境,特别是家庭环境是孩子性格孤僻的一大主要因素,家庭不完整,或家庭氛围比较严肃、冷淡,会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理,为了寻求安全感,他们会给自己加一把心灵锁,像一只刺猬,蜷缩起来,用浑身的尖刺保护自己。

    4、由于先天适应能力差,部分孩子会表现出安静、胆小的内向性格,把自己放置在一个狭小的空间里,安静地过自己的生活。

    5、对于大多数孤独症孩子而言,沟通能力都是影响孩子社交的一大因素,由于语言组织障碍,孩子缺乏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从而影响孩子与小朋友的相处。

    孩子性格孤僻怎么引导?

    1、多鼓励孩子

    所有的孩子都希望得到别人肯定,希望得到家长或者老师的鼓励,当他和别人沟通出现障碍的时候,孩子胆小,不敢和别人沟通的时候,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发挥作用。

    2、鼓励孩子大胆说话

    谱系儿童由于语言发育迟缓,常常不愿说话,更别说与人沟通交流了,但语言是孩子必须具备的一项技能,家长可以从这方面入手,给孩子创造说话的机会和环境。

    3、主动与孩子交流

    当孩子放学回家时,应主动地与孩子接触,让孩子讲讲幼儿园里的生活,并让孩子谈谈自己对一些事情的看法。多和孩子进行交流,了解孩子内心的想法,才能对症下药,真正帮助到孩子。

    4、多让孩子与人接触

    我们都知道要克服胆小的心理,就要让孩子多和别人接触,他们只有和别人接触了,才会懂得如何和别人接触,怎样和别人接触,在和别人接触的过程中,他们才会知道如何和别人接触,才能获得别人的好感,或者应该怎样的和别人接触。

    2022-09-08 21:00查看全文

大家在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