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信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极佳的养分,会成为孩子现在及未来最好的装扮。拥有自信的孩子永远愿意站在最璀璨的地方,不带一丝怯弱的展现自我,因而也更容易得到命运的眷顾。但是现实生活中总有一些孩子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变得缺乏自信,还未尝试之前就先否定了自己的能力,这样的孩子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家长要及时做好引导。
如何培养孩子的自信?
一、不要嘲笑孩子,多肯定孩子。
孩子年纪小,但同样有自尊心和自信心。有些人聚在一起喜欢拿孩子打趣,或者嘲笑孩子说话的发音,或者嘲笑孩子的考试成绩甚至长相,这些都会在孩子的心里埋下自卑的种子。来自父母的嘲笑,会像一把无形的刀,深深地伤害孩子的心。作为父母要多肯定孩子的努力,孩子要多夸,才更有动力去做得更好。
二、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
在孩子眼里,父母是最值得信任和依靠的人。当孩子向父母提出了要求,这就说明孩子真的需要父母的帮助。而作为父母无论孩子的要求合理与否,都要认真对待。比如,当孩子希望父母能给他买心爱的玩具时,不用急着用“不行”打断他的要求,如果你确实很少给孩子买玩具,那么在当下的情境,可以结合实际情况给孩子挑选他喜欢的玩具。以此鼓励他要在某些事情上做得好一些,将来会得到更多自己想玩的玩具。
三、培养孩子一项长处。
他要有一项比别人厉害的长处。自己感觉到自己厉害了,心里有底气了,才会有自信,敢于去挑战其他的。
四、不作比较。
拿自家孩子的缺点跟别人的优点比,这对孩子不公平。正确的做法是,拿孩子跟以前比,只要这段时间有进步,就应该为他高兴。
五、做点自信心游戏。
当孩子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是很强的时候,很容易烦躁,做不好的事情就哭着找家长,所以,家长可以通过让他照顾某样东西,来锻炼他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立能力,从而建立自信心。
六、挖掘“例外”。
当孩子在某方面表现出自信心不足时,比如害怕当众演讲,家长可以找出“例外”,把他某次演讲不紧张还得到很多人赞扬的场景重温一遍,用“例外”让孩子看见自己并非那么糟糕,引导孩子进一步思考:“你当时怎么做到的?”逐渐使其克服心理障碍。
七、放手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放手让孩子学会自我管理就变得越发重要起来。我们要让孩子学会支配属于自己的时间、任务等等。当孩子学会了自我管理,就能独立自主地掌控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从而变得更加自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