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很多的家长除了想要孩子学到更多知识以外,还希望孩子有一个强大的心理,但是很多孩子在家里被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宠坏了,在家里还好,一到外面不敢和别人一起玩,甚至是看到陌生人就害怕,一些家长为此感到担忧又不知道如何去处理。
孩子胆子太小该怎么办?
一、多制造和小伙伴接触的机会。
小孩子都是天真的,在安全的环境,父母不要老把孩子圈在自己的身边,应该多让孩子接触同龄人,养成喜欢和别人玩耍的习惯,通过交往让孩子体会到其中的快乐和好处,这样孩子才能够在将来与人相处的更融洽。
二、父母要多鼓励、少打击。
孩子年龄小,不懂的还有很多,怕事、不敢面对是正常的,如果孩子懦弱、胆小,一定要不用恶语去伤害孩子的自尊心,这样会打击孩子的勇气和信心,孩子更容易养成自卑心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积极的正面鼓励孩子,身后有父母的支持才会有信心去面对。
三、减轻孩子的恐惧心理。
帮助孩子改掉胆小的心理,首要从孩子的内心做出改变。比如孩子害怕闪电、打雷,是因为不懂它其中的原理,父母可以给孩子讲它是怎么产生的,孩子知道真相,也就不会觉得有那么可怕了。不论遇到什么事,站在孩子内心恐惧的角度出发,相信孩子可以跨越内心的那道门槛。
四、减少对孩子的高要求。
当孩子在玩耍或者做某项活动时,只要没有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出错,尽量不要过高的要求孩子,孩子做事情,重在期间的过程,不需要太关注结果。只要孩子经历了这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益就可以了。否则会加重孩子的挫败感,让孩子变的没有自信。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有效正确的培养孩子对事物的独立行为。
五、增加对孩子的心里引导。
小朋友之间是没有恶意的,只要没有发生太大的问题,家长都不用过于惊慌,不要用自己的语言去定义孩子的行为。我们可以通过榜样的力量,让他看看其他的小朋友是如何与人相处的,鼓励孩子去接触小朋友,使他一一克服自己恐惧或者害怕的着重点,逐步战胜自己内心的恐惧,帮助孩子提高自信心。
六、减少对孩子的过度保护。
孩子在家里开朗是因为对家里的环境熟悉,出去后遇到陌生的环境难免会心生顾忌。家长不妨让孩子自己处理一些事情,即使孩子做的不好,也不要对孩子指责,要有耐心的鼓励孩子,告诉孩子怎样才能做的更好,比如鼓励让孩子学着打扫卫生,并给予孩子好评,这样可以有效的提升孩子参与力。
七、不要拿孩子跟其他善于交际的人比较。
当发现孩子有退缩行为时,不要拿他与其他善于交际的人比较。要学会体谅孩子的心情,不要因孩子退缩的行为生气而指责。粗暴地指责孩子胆小、不成事,只会使孩子更加不敢和别人接触。家长要可以指出孩子表现出的闪光点,然后积极强化,鼓励孩子战胜困难。孩子的胆怯心理行为,是随着年龄的增加,在教育和环境的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如果家长发现孩子越长大越胆怯,不要操之过急,急于立马解决。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耐心引导孩子,给孩子时间,帮助孩子慢慢改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