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教育不懂感恩的孩子

匿名 2022-11-23 17:09 145次浏览

10岁,四年级,男孩,不知道感恩,每次放学一回到家,就往自己床上一躺,从来没给我搭过手,在家什么家务也不做,让他扫个地也不愿意,咋办呢?怎样教育不懂感恩的孩子?

精选回答

做父母的,都想把最好的给自己的孩子,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出自己对孩子的爱。于是拼命努力在外打拼,看到通过自己的努力能给孩子提供富裕的生活条件、创造优雅的生活环境,觉得无比欣慰和自豪,所有辛劳都因孩子的快乐而变得值得。但是有时候往往是家长给的越多孩子越不懂得感恩,他们觉得父母对自己的付出都是理所应当。因此想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溺爱,要让孩子适当吃一些苦,不吃过苦的孩子是很难得到真正的成长的。

怎样教育不懂感恩的孩子?

一、父母言传身教。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永远的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也是永远的老师。父母自己做到关心、感恩老人,关爱、感激他人,孩子自然会受影响。特别是接受帮助时,一定要表示感谢。

二、利用节日或仪式表达感恩。

父母还可以利用各种节日,比如教师节,制作贺卡,感谢师恩。父亲节、母亲节,引导孩子说几句暖心的话表达感谢,让孩子在“仪式感”中体会感恩。可能一次两次节日并不能改变什么,但次数多了,孩子小小的心里就会种下感恩的种子,并贯之到日常生活中,如果啥也不做,孩子可能“恩”在哪都不知道。

三、让孩子理解自己的艰辛。

有意识地把孩子带到自己的工作现场,让孩子一起参与劳动,让其亲身感受一下父母工作的艰辛,挣钱的不易。父母所付出的一切也不是理所当然的。

四、点滴小事大作用。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好品格和好习惯乃至大作为是需要很多小事的培养做基础的,家长需要在细微处着手,让孩子从小事做起。通过对小事的认真对待,孩子会意识到人与人之间友好相待的重要性,并能主动付出和帮助、懂得知恩图报。

五、鼓励孩子学会承担责任。

要让孩子学会承担责任。家长应当为孩子的成长付出自己的努力。例如:帮妈妈洗碗、叠被子、扫地等等。这些家务活不要什么都做,要放手让他们自己去做。比如:父母可以带孩子去外面玩,但是孩子不能做自己没做完的事情就不要做,让孩子自己去做。对于孩子完成的事情要积极表扬。父母要鼓励孩子能完成自己应尽到的责任。

六、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父母可以让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家长帮忙做一些事情,如洗碗、扫地、拖地、擦桌子等等,并给予一定的鼓励。如果孩子能够做好,就应该表扬和鼓励,如果做不好的话,家长可以帮着改正。如洗碗、擦桌子、洗衣服等。这些事情不仅能培养孩子懂得帮父母干家务活,也能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这样,更能让他明白自己也有责任有义务照顾好我们。

七、对孩子不要过分溺爱。

有些家庭由于父母的溺爱,孩子养成了自私自利、蛮不讲理、霸道的坏毛病,在家俨然就是皇帝或公主的气派。父母不停地给孩子爱,日子久了孩子也就习惯了,认为一切都理所当然,思想也渐渐被固定,自然也就那一感谢父母对他所做的一切,切忌不要对孩子过分宠爱。

仰望星空 2022-11-23 18:23

相似问题

  • 孩子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孩子不懂感恩,家长溺爱过度有很大的原因。很多家庭都是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也不在乎对错,久而久之,孩子就会觉得父母这样做理所当然。家长觉得为孩子掏心掏肺,为孩子包办一切,就是为了孩子好,殊不知,父母这样做是慢慢蚕食孩子心灵,让他们越来越自私傲慢。因此想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家长要学着转变教育方式,减少对孩子的溺爱与包办,要让孩子自己去做一些事情。

    孩子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1、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爱。

    过犹不及,对待孩子也是这样。对孩子应该宠爱但不过度,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牺牲自我。要学会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很多父母倾尽所有,让孩子享受最好的生活条件,从来不舍得孩子吃苦。但孩子是在体验和试错中长大的,如果父母能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允许孩子在生活中犯错,并纠正、指导孩子改正,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2、给孩子讲自己的工作艰辛。

    每一位父母在工作中其实都很不容易,但父母总想给孩子一些超脱的环境,怕艰难的现实生活会给孩子带来压力。其实,如果父母们能经常告诉孩子一些自己的苦恼,那么孩子就会在体谅和感恩中渐渐长大。

    3、家长要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懂得感恩,自己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家长是否真的知道感恩?是否真的做到感恩?如果您做不到,怎会奢求孩子做到呢?

    4、让孩子学会分享。

    家长总爱说:“别急,慢慢吃,这些都是你的,没人给你抢。”这会让他觉得他吃好东西、拥有好东西是理所应当的。每次给孩子吃东西时,应该当着孩子的面,自己也分一份吃,为的是让孩子明白一个道理,吃东西要先让父母吃,在幼小的心灵中埋下“谦让”这棵文明品行的种子,同时,多和孩子讲讲一些“谦让”的故事,例如孔融让梨、六尺巷的故事等等。

    5、实践。

    教育孩子感恩还可采用实践法,即让孩子在实践中亲身体验感恩。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在小区栽种一颗感恩生命树,亲自动手做一些感恩卡片,学唱一些感恩的歌曲,或是在特定的日子为特定的人做一些表示感恩的小事情,让孩子真正学会以行动来感恩。

    6、学会适当示弱。

    在孩子面前偶尔的示弱,表现出自己力所不及、不能胜任的一面,让孩子明白父母的辛苦是为了自己能得到更好的生活,才能促使他改正错误,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同时示弱还能让孩子深刻地意识到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对父母产生感恩之心,让孩子更加爱护和善待父母。

    2022-11-22 18:32查看全文
  • 怎样教育孩子感恩父母

    如今,大部分家庭当中只有一个孩子,全家人都围着孩子一个人转,难免会让孩子变得自私霸道。他们认为父母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习惯了索取,却从不给予,也很难体谅父母的辛苦,不懂得感恩,长大也很可能不孝顺父母。因此想要让孩子懂得感恩,家长要减少对孩子的溺爱,在溺爱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是很难体谅别人的。

    怎样教育孩子感恩父母?

    1、不要做付出型父母。

    中国的父母对孩子保护和付出太多了,太喜欢保护好孩子了。想过吗?你可能在剥夺孩子的成长的。孩子真的需要自己去经历风雨,他们才能真正地知道保护的意义。他一旦习惯了有人保护他,他就把这个习惯当成了理所应得。没有人会为了一个理所应得的事情感动。

    2、父母也要有一颗感恩的心。

    有困难的时候,谁曾伸出援手来帮助了我们,可以常常跟孩子念叨念叨。如果帮助我们的人他现在也有困难,我们一定要帮他,因为做人要懂得感恩。你是怎么做的,孩子全都看在眼里,你的行为也会是她的行为。

    3、父母要在孩子面前学会示弱。

    如果父母总能把每件事做得又快又好,那么孩子就没有机会插手帮忙。久而久之,孩子便习惯了接受,他所有的需要都被父母无条件地满足了,理所当然地认为什么事情都应该先满足他,认为别人的给予都是应该的。父母学着在孩子面前“示弱”,孩子能够做的事情就让孩子去做,让孩子去吃苦就是让他懂得父母和别人的给予与帮助是一种“恩惠”,而不是理所当然或者欠他的。

    4、请不要有区别对待。

    区别对待这在很多家庭都出现,很多家庭是不平等的。最好吃的一定是给孩子吃,父母只能吃差一些的东西。这样做孩子就容易感受到,好吃的就是我的,坏的东西就是你们的。你们只能这样被对待,因为我从小看到的就是这样,长大后,这个意识根深蒂固。这份寒心,家长只能自己默默忍受,因为你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

    5、合理的锻炼孩子。

    利用寒暑假的时间,可以让孩子去咖啡店、炸鸡店做服务员,当然很多孩子是不愿意去的,父母要掌握一定的话术说服孩子去,只有让孩子付出劳动,他才能理解每日的衣食住行,父母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换来。

    孩子不感恩父母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不孝敬长辈。

    有些父母本就没有尽到孝敬父母的责任,没有给孩子树立好的榜样,孩子自然也不会知道感恩父母,孝敬父母。

    2、对孩子缺乏必要的关爱。

    孩子的成长是父母呵护和教育的结果,但是有的父母可能由于工作比较忙,或者是因为不得已的缘故,没有时间自己亲自带孩子,给予孩子的关爱很有限,这样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孩子长大之后会记起自己幼年的时候缺少关爱的情形,所以可能会对父母产生一定的怨恨。

    3、家长包办。

    在中国有很多家庭都是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然后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孩子就认为家长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就不会去感恩,他们也就不懂得感恩。

    2022-11-22 19:08查看全文
  • 不懂感恩的孩子怎么教育

    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有一颗感恩的心,但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孩子并不懂得感恩,动手打父母也是常有的事情,懂得感恩是很重要的,这样的孩子更容易在社会中取得成功。因此当孩子缺乏感恩之心时,家长要引起重视,及时做好引导。

    不懂感恩的孩子怎么教育?

    1、必须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孩子不知道家长的辛苦,便不会珍惜家长的劳动,也不会体贴和安慰家长。因此,我们加班到深夜回家时,不用掩饰自己的疲惫;早上为孩子起早做早餐时,不用背着孩子打呵欠;家中财政出现赤字时,直接告诉孩子家中的经济状况……这样,孩子会慢慢地变得理解家长,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会越来越懂事,主动地帮助家长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会越来越知道感恩。他会懂得为了更加美好的生活,自己不能坐享其成,而应该努力争取,回报父母。

    2、要学会偶尔“示弱”。

    所谓“示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家长有时候可以稍微“夸张”一点。比如感冒了,有点发烧,家长可以貌似“痛苦”地躺在床上,看孩子的反应。遇到这种情况,孩子肯定会表现出一些关心。这时候,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端水、拿药,甚至可以让孩子做饭、盛饭、刷锅洗碗。孩子所做的一切,家长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并感谢他的付出。这种感谢,这种幸福,及时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充分地体验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会更加体贴父母,并逐渐学会感恩父母。

    3、父母要起表率作用。

    孩子好动、好模仿、可塑性强,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信息。父母的一言一行,在有意无意中孩子都会看在眼里,慢慢地记到心里,并逐渐给孩子一种行为上的暗示。因此,作为父母,在对孩子实施感恩教育的过程中,应秉持“以身作则”的原则,做好感恩的表率。

    4、要学会放手。

    舍不得让孩子干这个,做那个,最后养出的孩子就变得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完全不懂得父母的辛苦,家长要学会放手,把属于孩子该做的事情,一件一件都让他去做,让孩子学会做饭菜,让孩子学会做家务,都没有什么害处,反而他们越来越懂得体谅父母。

    5、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

    在家里的小事中,允许孩子有自己的意见,如果孩子提出的意见不错,那么可以按照孩子的意见来执行。不要忽视孩子的建议,这样能让孩子感觉到尊重,还能更好的提升孩子的责任心。

    6、营造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

    成长环境对孩子的品性塑造有着重要影响,如果孩子的成长环境没有陪伴关心,或者是长期生活在一个家庭关系不和谐的环境中,那么孩子是很难为他人提供温暖的,所以家长要尽量为孩子营造一个和谐温暖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爱的滋养下健康成长。

    2022-11-22 18:40查看全文
  • 孩子脾气大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众所周知,感恩就是指能够珍惜现在自己所拥有的一切,而且对周围世界的一切和周围帮助过自己的人都心存感谢。但是要知道,对他人心存感激是人的一种思维方式,同时也是人可以具有的一种能力。而这种能力并不是人与生俱来的,而是要通过后期的教育。所以,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就要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育。

    孩子脾气大不懂感恩怎么教育?

    1、学会寻找教育契机

    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往往事半功倍;相反,则徒费工夫,徒劳无益。教育孩子也是这样。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寻找教育契机呢?比如孩子要您与他一起打羽毛球,这是陪伴孩子,走进孩子内心的好机会,只要您有时间,一定要满足孩子。打羽毛球的过程中,与孩子的交流一定非常随意,但是,作为家长,您必须学会“有意为之”。

    2、必须让孩子知道自己的辛苦

    孩子不知道家长的辛苦,便不会珍惜家长的劳动,也不会体贴和安慰家长。因此,我们加班到深夜回家时,不用掩饰自己的疲惫;早上为孩子起早做早餐时,不用背着孩子打呵欠;家中财政出现赤字时,直接告诉孩子家中的经济状况。这样,孩子会慢慢地变得理解家长,珍惜家长的劳动成果,珍视父母的养育之恩。

    3、自己必须懂得感恩,为孩子做出表率

    可以在一家人闲聊的时候,有意无意地说一说某某人曾经对自己有过帮助,滴水之恩应该涌泉相报,我们应该怎样回报人家等等;也可以做给孩子看。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想要孩子懂得感恩,自己首先要成为孩子的榜样,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对待自己的父母长辈,要真正做到感恩。

    4、充分利用各种节日进行感恩教育

    这里的“教育”,并不是非得郑重其事的对孩子讲解、训话,而是如春风化雨一般泽润孩子的心田。比如春节要带着孩子给长辈送礼并表达感恩之情;教师节要让孩子亲手制作贺卡送给老师,表达对老师的美好祝愿;父亲节和母亲节,无论自己多么忙,家长都要给双方父母买礼物,送祝福等等。家长做到这些,并让孩子进行切身地体验和感受,对孩子的教育是最直观,也是最有效的。

    5、要学会偶尔“示弱”

    所谓“示弱”,是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家长有时候可以稍微“夸张”一点。比如感冒了,有点发烧,家长可以貌似“痛苦”地躺在床上。这时候,可以让孩子给自己端水、拿药,甚至可以让孩子做饭、盛饭、刷锅洗碗。孩子所做的一切,家长都要及时给予表扬,并感谢他的付出。这样孩子就会充分地体验到自己的作用和价值,会更加体贴父母,并逐渐学会感恩父母。

    6、不要给予孩子过多的爱

    过犹不及,对待孩子也是这样。父母对孩子在物质、精神等各方面给予过多,往往导致孩子对他人的善意、付出由习惯变成了麻痹,乃至滋生出了任性、无理甚至得寸进尺。对待孩子,应该宠爱但不过度,不要有求必应,更不要牺牲自我。要学会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孩子是在体验和试错中长大的,如果父母能放手,舍得让孩子吃苦,允许孩子在生活中犯错,并纠正、指导孩子改正,孩子才能体会到父母的不易。

    孩子脾气大不懂感恩的原因:

    1、家长包办

    有很多家庭都是家长包办孩子的一切,然后让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这样孩子就认为家长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应当的,也就不会去感恩,他们也就不懂得感恩。

    2、教育缺失

    现在的家长很多都是只重视孩子的成绩,只看重孩子的分数,只会让孩子多做练习题,让孩子多上一些辅导班。他们并不会真正的教会孩子什么是感恩。所以说如果一个孩子不懂得感恩的话,跟家庭教育密不可分。

    3、环境影响

    大家都这样,现在老人跌倒以后,扶与不扶,是一个非常严肃的话题。因为如果你扶起这个老人,老人很有可能就讹人,但是你如果你不扶这个老人的话,别人就会觉得你这个人做人不太好,不太道德,所以说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都是很迷茫的。

    2022-09-17 19:31查看全文
  • 怎样治不懂感恩的孩子

    社会上报道过很多新闻,孩子长大了,不懂得感恩,和父母发生争吵甚至不履行照顾父母老人的义务,导致出现很多“孤寡老人”。其实,孩子不懂得感恩,就是缺乏父母的教育和引导。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让孩子从小形成“唯我独尊”的意识,等到长大了,一是根本没有感恩的意识,二是也实在没有能力照顾人。

    怎样治不懂感恩的孩子?

    1、不要用“治”,换成如何培养孩子学会感恩

    “治”这个字,可以理解为“管理”,也可以理解为“处治”。多少含有一些“敌对状态”,在敌对状态下处理事情,难免不尽人意。所以,我们先要端正自己的思想。换一种思维,我们要学会培养孩子的感恩。怎么样?虽然同样的目的,但是换一种说法,是不是会瞬间觉得温暖许多?

    2、言传身教

    俗话说孩子总会学自己的父母,如果父母能在家里做好一个榜样,孩子也会变得特别优秀。父母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经常抱怨,孩子当然也就对生活充满抱怨,也不会懂得珍惜生活,心存感激。所以言传身教,在现在的家庭中是特别重要的,父母要给孩子做好一个榜样。

    3、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曾经有研究表明,父母和孩子之间拥有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有可能对他人保持感激之心。所谓良好的亲子关系,是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对孩子的一些训斥和惩罚少一些。孩子在生活中能够感受到父母对他的关爱。而且,良好的亲子关系,更有助于父母和孩子之间进行沟通,父母可以去引导孩子去换位思考,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心存感激。

    4、养成习惯

    日常生活中,养成和孩子说谢谢的习惯。下班回家,孩子帮你递过拖鞋。不妨弯腰摸摸他的头,亲切地说一声:“谢谢你!亲爱的孩子!”这句对孩子的感谢并不丢人。一方面,我们是对孩子付出的肯定。另一方面,也会让孩子明白:哪怕只是自己一个很小的举动,也会感动到爸爸妈妈。

    孩子不懂得感恩的原因有哪些?

    1、父母过分溺爱孩子

    在独生子女家庭之中,孩子的存在是较为关键的,他们备受宠爱,不用做任何事情。长时间如此,孩子表现出来的状态,也会让我们感知到他们身上毫无优势,这样的孩子在未来走上社会之后,大多数都不会太优秀。试想一下,如果孩子连自己的生活都不能保证,又如何去分心照顾自己的父母呢?

    2、父母对孩子过分严厉

    确实一些父母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赢在起跑线上,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就会以一种较为严厉的状态去面对他们。可是孩子也是有感情的,他们或许在小的时候,并不能理解父母,对于他们的严厉,甚至会认为父母是不是不爱他们。因为小的时候就已经种下这颗种子,长大之后必然会以一种更为冷漠的状态去面对父母。或许在小的时候,孩子表现出来对父母的一种恨意,那么等到父母老了之后,没有任何的劳动能力,也不会被孩子赡养。

    3、父母并没有以身作则,甚至教唆孩子不必感恩

    相信大部分的孩子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你这个老不死的”。有一部分父母在对待自己亲生父母的时候,也会表现出来这种极不孝顺的状态。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中,却从来没有考虑过自己的行为,会对于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而孩子受到这种行为与话语的影响,也会有模有样的学习,让这种不孝在心底里慢慢扎根,自然而然父母不管怎么教育,也无法摆脱他们对于父母行为的印象。长大之后,也必然会以这样的方式,去对待自己的父母,同时也不觉得有任何问题。

    4、家长的教育不当

    现在很多父母在培养孩子这种所谓感恩之心的时候,都是以一种比较错误的方式,甚至是随意为之强行灌输,这对于孩子没有任何思想上的影响,反而会让他们产生反感。

    2022-09-13 15:31查看全文

大家在问